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另一家去年新成立的MCN机构负责人张浩,最近也正在从剩下的超过5000名品牌合作人中抢合适的签约对象,并寻找一些短期内有可能达标的潜在KOL。“我什么要求都没有,不抽佣,也不限制你接其他广告,最多给你报个税。”他对《第一财经》YiMagazine说。
一些广告主已经开始采取观望态度。“现在有两个单子已经暂停了,客户打算再看看接下来会有什么新的变动。”张浩说。
许多品牌原本在选择KOL时会搭配挑选一些头部、中部和尾部的KOL来投放广告:头部的KOL参加品牌活动,中部的KOL发表横向测评,尾部的KOL发放试用产品再生产真实用户体验的内容。但现在,所有的投放都仅限于发布新品、展览、营销活动等品牌信息,以及营造商品口碑。
“广告主经常问我在小红书上投放100篇笔记到底能带来什么,这个问题是无法回答的。”yoyo指出。因为不允许设置外链、二维码等跳转环节,品牌投放的所有广告笔记均无法直接向淘宝、京东、甚至品牌官网引流,这也就意味着小红书的广告投放效果无法精准评测,销售转化在这里则更是一个无效指标。除了粉丝量、曝光量以外,一些MCN机构甚至只能在报告中放进一些其他用户针对笔记评论内容的正负面语义分析来做出效果评估。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小红书长时间的封闭外链跳转是在为自己争取时间,目的是希望能让用户从种草到拔草的过程形成一个闭环,所有行为在同一个App里完成。在今年2月的公司架构调整中,小红书将原来的电商事业部升级为“品牌号”部门,就是希望从官方层面引入品牌,让后者在小红书完成内容生产到电商销售的全过程。
作为小红书分发内容的核心类目之一,美妆品牌普遍释放了积极信号。目前,欧莱雅集团旗下绝大多数品牌均已开设品牌号,其中欧莱雅、美宝莲、圣罗兰等品牌已开设官方旗舰店。雅诗兰黛集团旗下仅高端彩妆品牌Tom Ford与男士护肤品牌朗仕(Lab Series)开设了官方旗舰店,但其余品牌也已开通官方品牌账号。资生堂集团为旗下资生堂、NARS、肌肤之钥(CPB)三个品牌开通了品牌号,但暂无可透露的开店计划。资生堂集团相关负责人向《第一财经》YiMagazine表示,开通品牌号是因为“小红书长期积累了一二线城市的年轻用户,连带平台近期向其他城市的扩张,让这个社区内聚集了资生堂不同品牌的目标顾客”,不过,资生堂将小红书定义为“美妆垂直类分享平台”,追求的是“精准的品牌和产品推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