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具体来看,4月份,投向房地产领域信托规模依旧占据首位,占比达到31%,较上月减少6个百分点;其次是金融类产品,规模占比为24%,较上月增加2个百分点;工商企业规模占比12%,较上月增加2个百分点。基础产业类成立规模占比为23%,较上月减少6个百分点;其他领域信托规模占比为10%,较上月同时点增加8个百分点。
房地产类信托的资金头部房企和经济发达地区呈现更为集中的趋势。在4月成立披露产品投向地区的305款房地产类集合信托中,信托资金主要投向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中广东省以47款的产品数量遥遥领先。
“房地产类集合信托募集规模下滑,但重要性不减。房地产信托依旧是信托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4月的房地产类集合产品的募集规模为421.50亿元,比重依旧占据首位。信托公司面临着转型的难题,房地产信托成为转型时期盈利的重要支撑,同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由于监管的持续收紧,监管层再次强调“房住不炒”的长期调控决心,房地产市场受到压制,融资需求短期有被压缩之虞。另外,2019年前三个月房企发债持续放量,融资难度有所降低,融资成本下降,资金紧张状况得以缓解,对信托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喻智表示。
而基础产业类集合信托募集规模大幅下滑,但规模比重仍处于第二位。基础产业类信托的狂飙模式戛然而止,在前三月基础产业类信托募集增长过快之后,4月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回归正常。
一位三方财富人士对记者表示,受益于2018年下半年以来货币和信用环境趋于宽松以及鼓励支持债券融资相关政策的出台,2019年发债持续放量,地方债发行提速,对信托公司的依赖减少,信托渠道的融资或受到压制。但从往年的趋势来看,下半年地方政府的支出压力较大,可能会加剧收支缺口。信托公司发挥空间可能会增大。
去年4月资管新规出台,明确要求信托业务要回归本源,去通道、去杠杆,并在严禁刚兑、去嵌套、限制资金流向等方面做出严格规定,通道类业务大量压缩,信托行业开始“挤水分”
原标题:新加坡房地产业大宗交易额下降 工业地产增幅大 新加坡房地产界可利用当前的政策调整期,重新思考其商业模式,探索如何在其项目开发中更好地将城市发展和可持续性融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