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后舌尖时代的陈晓卿:只有美食纪录片能火吗? 丨YiMagazine人物(6)

2019-03-26 16:47:21    第一财经杂志  参与评论()人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39.53亿元,年生产总值为60.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15%。在政府主管部门扶植了电视剧和国产动漫产业之后,国家开始强调文化的对外输出,这也为纪录片创造了一块诱人的政策洼地,2018年大量资本和资源再度涌入市场。

但在陈晓卿看来,对一位纪录片导演而言,团队多了,纪录片品类却在缩小。成熟的纪录片市场应该更加细分,每个类型都能因为时间和经验的沉淀锻炼出顶尖的拍摄团队,而不是大家一窝蜂集中拍一个热门题材。“行业都在吹纪录片市场好起来了,但是我们缺少培育观众的时间。”陈晓卿说。

有时候陈晓卿也会很沮丧。在他理想中,纪录片从业者应该是中国变革中的忠实守望者。2000年陈晓卿作为《见证影像志》栏目(原名《纪录片》)的制片人参与过一系列现实题材大事件的拍摄,但后来节目的播出时间越来越推后,甚至推到了深夜12点,现实题材的纪录片逐渐转到了地下。

虽然他在那些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特写中也加入了普通个体的命运辗转,那些小人物的得失都带着点《远在北京的家》那样沉甸甸的情感,但在媒体采访中,陈晓卿也曾表示,自己做得最好片子是早期的《远在北京的家》《龙脊》等。一方面陈晓卿热衷于积极拓展商业纪录片的边界,一方面他还在憧憬着纪录片大师伊文思那样的独立表达,这在国外的纪录片市场并不冲突,但在中国却很难在夹缝中找到生存空间。

陈晓卿常常会怀念1994年拍《龙脊》时的日子,那是一部响应希望工程的主旋律纪录片。龙脊是广西境内一片梯田的名称,用6个月的时间、2台摄像机,陈晓卿和另一位同事记录了小寨村里几个孩子的日常。这部纪录片的镜头并不华丽,但触动了很多人,后来源源不断有人资助这里的孩子,改变了小寨村的命运。“但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不可能再给你那么多时间,去拍一个小村子。你得回来上班,不能一直在那待着。这种类型的项目,很难立项。”陈晓卿后来回忆。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