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投资者民事索赔仍存难点,科创板可否引入集团诉讼?(2)

2019-03-20 09:27:31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浙江裕丰律师事务所律师厉健告诉记者,目前A股市场上,投资者证券索赔主要集中在虚假陈述领域。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几年来,全国约有4万~5万名投资者,以证券虚假陈述为由起诉200余家上市公司,索赔总金额超过50亿元,其中大部分案件通过调解、和解或判决方式获得赔偿。

对于在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的民事赔偿方面,厉健称,由于相关司法解释至今没有出台,目前仍处于艰难探索阶段,内幕交易民事赔偿仅有光大证券案一例胜诉,操纵证券市场民事赔偿至今没有胜诉案例。

除了绝大部分投资者依法维权意识还有待提高外,目前A股市场上投资者维权仍任重道远,面临诸多困难。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证券维权律师均提到,起诉不收案,收案不立案、立案不审理、审理不判决、对共同诉讼设置种种障碍、让诉讼标的大打折扣、地方保护主义兴风作浪,让案件争议也越来越大,总体赔付比例越来越低,索赔周期越来越长。

其中,有证券维权律师针对各地法院裁判标准不统一和地方保护困扰举例称,同样是证监会处罚上市公司引发的投资者索赔,由不同的法院来审理,索赔结果差别极大,甚至完全相反;有的法院以证监会立案公告日作为揭露日,有的法院以处罚事先告知日为揭露日,而揭露日认定标准不同,直接关系到股民是否符合索赔条件以及赔偿金额多少。

此外,“法院通常采用一人一案的受理方式,导致有些中小投资者权衡诉讼成本,无奈放弃索赔。有的上市公司注册地和实际办公地不一致,导致法院之间对管辖权有争议,相互推诿案件,投资者两地奔波,立案困难重重。”厉健讲述实操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财经在2019年两会期间了解到,多位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均对证券法的修订提出了意见,普遍集中于提高上市公司违法成本、加大中介机构监管、投资者保护等方面。其中,证券市场违法违规成本低已成共识,也成两会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对《证券法》修订讨论最多的方面。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