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业内观点认为,通过融券T+0转T+1,实际上在遏制做空的操作频率。也有股评人士认为,融券改为T+1限制日内回转交易,有利于稳定市场,是一项救市措施。
时融半年后,2016年3月下旬,除国信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银河证券尚未恢复融券业务,另外35家券商已正式决定恢复融券业务。截至2016年6月下旬,所有券商基本上又恢复了融券业务。
事实上,所有券商基本上都是排斥融券做空的,其实这也是监管层“窗口指导”希望的结果。不仅如此,场外配资也只能提供融资,却无法提供融券。因此,在中国A股市场,融资融券在制度设计上原本就是不对称的,这是两融制度的先天不足或畸形。实际上,没有融券做空的两融,只能单边助推疯牛一步到位,却无法对冲单边“做多”的泡沫风险。
从2010年A股开通两融业务至今已近9年,在这9年中虽然融资余额曾创了2.27万亿元的最高纪录,但融券余额的最高纪录却不足100亿元,二者相差200多倍,这就是“融券做空”机制在A股市场的形同虚设。
2014年8月25日,首轮杠杆牛市发起进攻,沪深两市融资(不含场外配资,下同)余额首次突破5000亿元,融券余额却不足50亿元;12月25日融资余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融券余额仅为69亿元;2015年5月20日融资余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融券余额仅73亿元。2015年5月20日至7月1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一直高达2万亿元之上,但其间融券余额不足100亿元,大体波动在47亿元至99亿元之间。其中,6月18日融资余额创下2.267万亿元的最高历史纪录,而当天融券余额仅为64亿元。正是在场内及场外杠杆融资的全力助推下,A股日成交额在历史上首次突破5000亿元、1万亿元、2万亿元,乃至2.4万亿元的最高历史纪录。当杠杆融资疯狂之极时,灾难就会来临!
周四A股市场低开低走。 盘中,创业板指数一度相对抗跌。午后,由于蓝筹股跌幅进一步扩大,上证综指击穿2500点,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创业板指数也随之走低,逼近12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