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从减值准备寻找券商的灰犀牛

2019-02-28 09:16:37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米歇尔·渥克撰写的《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让“灰犀牛”为世界所知。类似“黑天鹅”比喻小概率而影响巨大的事件,“灰犀牛”则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2018年以来,中国金融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荡,不管是上证指数跌破2000点,还是债市的爆雷频频,金融市场从业人员如履薄冰,就像一只只薛定谔的猫,不知道明天是生是死?然而,真的没有风险提示信息吗?真的看不出灰犀牛正在向我们袭来吗?本文从金融资产减值的角度寻找其实我们看得见,但一直忽略的灰犀牛。

新准则核心是强化风险和财务的协同,形成1+1>2

2014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正式颁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进而取代了现有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2017年3月,我国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CAS22)等新金融工具准则,2018年9月,中证协发布了《证券公司金融工具减值指引》,要求上市企业2019年1月1日起实施新准则,非上市企业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新准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新准则实施阶段。

新准则的提出,有以下几点目标:

一是“预期损失模型”更早、更多的计量减值准备,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审慎性;

二是体现时间价值,更准确地反映信用风险前瞻性,旨在长期平滑利润,降低风险集中爆发对财务报表的冲击;

三是会计分类及减值计提规范化,增强同业可比性。

新准则进一步加强了风险和财务的协同效应,增加了财务的透明度,但同时也对证券行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和冲击。笔者利用财报信息分析券商新准则切换后的减值影响,寻找其背后的资产结构、方法模型的差异,进而探讨未来风险管理的改进方向。

券商减值分析

根据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招商证券、中信建投、中国银河、东方证券、光大证券、中原证券这11家A+H股券商2017年年报数据及2018年半年报数据,对比分析出各家2017年12月31日时点使用旧准则和2018年1月1日时点使用新准则的减值比例变动,以及2018年1月至6月期间减值比例变化,按业务类型分成融资业务、股票质押及约定购回业务、债券投资业务三个模块逐一分析。

融资业务参考财报的融出资金科目数据,融资业务包括融资融券业务、孖展业务、限制性股权激励融资等,切换前后,减值比例基本保持略微增加,剔除掉东方证券,其余10家券商增幅均值0.03%。2018年1月~2018年6月,除了中信建投和中原证券,融资类业务的减值比例平均值增长0.05%,这是股市下行带来了预期信用损失的略微上涨。笔者分析大额出险的可能性较大,单笔证券的剧烈波动对融资类业务有较大影响。

从减值准备寻找券商的灰犀牛

由于买入返售科目按业务类别包括约定购回、股票质押、债券质押、买断式回购、银行间买入返售、交易所买入返售、场外协议回购等,而减值范围只包括约定购回和股票质押。切换前后,减值比例略微上浮,除了东方证券,其余十家的增幅均值为0.07%。

从减值准备寻找券商的灰犀牛

对于2018年1月1日新旧准则切换时点的分析,可以看出除了东方证券,其余各家券商尽量采用了平稳过渡的思路;对于2018年上半年的减值变化,剔除资产结构调整等政策导向因素,受经济下行影响,股市跌幅剧烈,严重影响融资融券和股票质押业务,由于维持担保比/履约保障比纷纷下跌,进入第二/第三阶段的资产规模越来越多,减值迹象显著上升。截至2018年底,信用类减值比例仍然有进一步上升趋势。

从减值准备寻找券商的灰犀牛

对比11家券商2018年6月30日的债券投资规模及减值比例,减值比例和规模没有明显相关性。此外,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下半年减值比例有所提升,一方面由于正常类的债券投资业务也要计提,导致整个减值范围的扩大;另一方面反映出市场的信用风险较去年显著上升,一旦踩雷,减值计提就会产生悬崖效应,对利润的冲击非常大。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