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第四则是政府优势。长三角地区的政府契约精神普遍很强,“亲市场”的原则使得政府对资源配置干预少,另外政府效率和廉洁程度高,服务意识强。
第五就是产业规模优势。长三角三省一市各自的产业规模都不错,例如上海的金融和服务业,江苏的制造业和外资,以及浙江的民营企业。各有优势特点,整合起来,这个区域会进一步一体化。
第一财经:此前,长三角范围内已经出现了上市公司把总部从县级市迁往杭州、上海等大城市的现象,而一体化的加速可能加快这一趋势。你觉得一体化对长三角的产业布局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华民: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可以靠产业关联、要素流动两个方面来推进。
产业关联就是三省一市的产业要关联起来,要素可以自由流动。每个城市适合做什么,要素就流向那里。不过现在要素的流动是分散和割裂的,并不是跟着产业走。所以要素一定要按产业关联度来流动。而要素自由流动的关键,是要看人能不能自由流动。比如未来是否可以降低“异地缴金居住落户”门槛,继而打破要素流动的壁垒,根据产业来决定要素的流动与优化配置。
在长三角实现高度一体化之后,产业布局有可能形成垂直一体化的分工体系,也就是总部、研发、工厂三方分工一体化的产业链。
现在三省一市的产业有点小而全,而产业一体化的关键是产业链,例如总部做战略、全球营销和资源配置(放在上海);研发做技术(上海周边的嘉兴、嘉善);工厂做加工制造。所以要以产业关联做抓手,让要素自由流动,接着形成总部、研发、工厂一体化但各自有产业链上的分工,实现不同规模的要素集聚,推动产业一体化。
第一财经:长三角很多小城市都是当年在“一镇一品”的乡镇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城市经济学理论中的“地方化经济”。但是按照城市经济学理论,地方化经济的效应以每英里50%的速度下降,衰减速度很快。长三角的加速一体化,能对区域内各个城市经济的融合起到怎样的作用?
长三角地区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经济总量约20万亿元(2017年),占到全国近1/4;常住人口2.2亿,占全国人口近1/6,具有较为成熟的高密度城镇体系和发达开放的产业经济结构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内在要求,凝聚一体化共识,才能凝聚一体化力量 在中国经济版图上,长三角区域用全国1/26的地域面积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既要吻合一般规律,也要顺应互联网经济、智能经济的时代潮流,还要立足于中国特殊国情,更要积极探索第三条道路。 如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先要厘清几个问题。 一、城市群发展的一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