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准净值与净值化产品的本质差异还在于估值方法和背后运作模式上。此外,“准净值”并非产品运作是什么情况就给客户什么收益,银行还会刚兑一部分,本质上并非让客户完全承担风险。
简单来说,一些客户买到的部分“准净值”理财产品,如果按照以前全完预期收益型产品,那么客户就无论如何也能拿到预期4%的年化收益。但是准净值以后,客户可能拿到3.5%或者根据市场情况更低,这3.5%的收益并非没有银行的刚兑,但是已经是银行试图让客户承担部分风险的尝试。
上述股份行资管负责人说,“准净值”本质上没有打破刚兑,但展现的形式已经引导客户认识到银行对理财产品的业绩不承诺,不承诺保底、保收益,最终的收益可能会和预期收益差不多,但不会完全一致。 这属于刚兑尚未完全打破时的一种中间状态。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一般银行会将准净值最终的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之间的差值控制在上下3~5个BP之间,以免给客户造成太大冲击。
“准净值”并不完全符合资管新规和银行理财管理办法的要求,只是慢慢过渡,只要方向是对的,就会在某一时间点变成真净值。多位资管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指出。
债券“小牛市”护航净值化悄然转型
除了准净值已经开始引导消费者外,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2018年下半年,一波债券小牛市,使得主要投资于固守市场的银行理财,整体表现稳定,没有给消费者造成视觉上的冲击。
上述股份行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坦率来讲,目前客户对银行各类产品的辨识度不一定特别清晰,早期净值产品、开放类产品滚动发一期一期卖,客户对产品类别并不敏感。
目前银行初期发行的一些净值化产品以固定收益类较多,它们的相对收益率也比较稳定。此外,2018年债券经历了一波小牛市,所以客户没有感觉到净值化产品与预期收益型产品明显的差异。“没觉得银行理财收益变得很低,甚至有本金亏损的风险。”一位长期投资理财的张先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