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万亿级商誉引发减值与摊销之争,专家称短期内仍将维持现状

2019-01-09 09:30:07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近日,一则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的咨询委员关于“商誉及其减值”的咨询委员反馈意见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其中,最为核心的观点是大部分咨询委员认为相较于现行的商誉减值,商誉摊销更为合理。

目前上市公司商誉价值超过1万亿元,市场担心上述信息是否意味着这笔巨额的商誉会计处理方式将从现行的商誉减值转为商誉摊销?如果商誉会计处理方式转为摊销,这又将如何影响上市公司利润?

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刘浩教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上述咨询委员意见更多的是一种业内呼吁,而非政策修改。如果要真正实现商誉会计处理方式变更,需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中国财政部的协调一致,这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因此短期内商誉仍采取现行会计处理方式,不会有变化。

什么是商誉?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商誉可能源自公司有良好的口碑、优越的商业地位,未来有超额收益等。

在中国,商誉采取资产净值的会计处理方式。每年年末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需要进行减值测试,一旦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对企业当期利润影响非常大。

根据上证报资讯统计,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A股共有超过2070家上市公司存在商誉,商誉总额约1.45万亿元,同比增长15%。另有统计显示,目前两市已有超过50家公司在2018年度业绩预告中提高公司存在商誉减值风险。

比如,宁波东力(002164.SZ)大额亏损的原因之一是因并购踩雷,在2018年上半年时已对并购子公司商誉17.17亿元全额减值。而预计2018年亏损10亿元~13亿元的拓维信息(002261.SZ),便是因为该公司部分全资子公司预计全年盈利水平未达预期,预计商誉减值计提金额为10亿元~13亿元。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