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消费金融分期,馅饼 or 陷阱?

2018-12-25 09:29:12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教育信贷市场纠纷再现。

近日,一则题为《大学生报英语班欠下16万贷款,父母被逼卖房——华尔街英语到底忽悠了多少人?》的文章引起关注,一名在校大学生称,他在华尔街英语北京崇文门中心分批次报了课程,花了学费163300元,每个月要还贷款6600元,迫于经济压力,无法继续学习,但华尔街英语不愿退款,目前信贷还款已逾期,即将上报征信。

实际上,由于教育信贷市场尚不成熟,原本应是教育机构、金融机构、消费者三方共赢的生意,却可能因各方利益驱使、竞争激烈导致乱象频发,从而陷入三方纠纷。

除了教育分期,医美、装修、旅游等各类创新消费金融产品也层出不穷,消费金融井喷发展。但正如其他行业一样,良莠不齐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过程。

教育分期变味

教育分期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持牌金融机构、互联网巨头争相涌入这片蓝海市场。根据百度有钱花联合南京大学紫金传媒研究院、赶集网和清研智库共同发布的2017年《新蓝领教育消费行为调查报告》,95后新蓝领在学历水平、对技能培训的重视程度、超前消费观念等方面,较传统蓝领均有较大改变:新蓝领参与职业教育的意愿高达86.5%,近5成倾向于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学费。

“教育信贷产品的设计本身很好,”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表示。消费者(借贷者)可以获得低成本的培训方式、培训机构可以扩大规模、金融机构可以获得低风险资产(学费直接由消费金融机构打给合作的培训机构,规避消费者潜存的套现等风险),实现三方共赢。

观察整个行业,在合作模式方面,提供教育分期的消费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分期产品的利息、为培训机构招生返佣等方式盈利。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