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四大“怪状”贯穿全年 可转债不按常理出牌(2)

2018-12-25 09:29:08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张继强分析,今年的转债市场还有一个“怪现象”则是同行业、基本面相似、估值相近的新老转债表现差异较大,市场结构泾渭分明,老券的估值往往要高于新券。

“今年来新老券的表现有一定割裂,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方面转债投资者持有周期偏长,换手率小于股票,老券的持有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也与投资者结构有一定关系:大盘转债大多是存量债券,今年行情中机构对大盘转债的偏好相对更高。”华商可转债基金经理张永志告诉第一财经。

“老券发的早,正股下跌的话,转债跌幅相对较少,转股溢价率则上升;新券供给较多,整个市场不好,市场不愿意给出较高的估值。以前市场好的时候容易给出10%~20%的估值,而现在市场给出5%的溢价率已经不易,甚至是给出负溢价。”宋青松则分析。

“很多小的转债正股一直处于下跌状态,没法给出高的估值。一些好的品种可能给出10%以上溢价,总体而言还是和基本面有关系。”他进一步告诉记者。

年化收益或达10%

同时,今年以来,新发转债的到期赎回价普遍提高。尤其是下半年,到期赎回价在 110 元以上的发行了15 只。

有业内人士将超过 110 元的转债定义为“高到期赎回价案例”,历史上共有 27 例,其中,2018 年下半年便集中了出现15例,当前市场的发行压力可见一斑。

近期发行的百合转债、长久转债、山鹰转债、旭升转债等不约而同地提高了到期赎回价格,这是近期一级市场疲软局面下,发行人的让步被认为是保证发行的一大利器。比如12 月 10 日发行的钧达转债到期赎回价达到了创历史纪录的 118 元。

“市场不好,下跌压力大,于是纷纷将发行条款进行了优化,到期赎回的收益相对就有所提高。这种条款设计也会使得一旦进入到最后两年,发行人促进转股的意愿会明显提升。比如到期赎回第六年,很多转债最后都是以转股完成。”宋青松告诉记者,“今年市场太差,前期机构包销比例很高,转债重新启动网下发行。网上发行出现很多破发,可转债不好发,只能网上网下相结合,提高收益率以优化发行条件。”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