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郑卫宁:我们在深圳是一个受助群体的身份,跟各类的基金会打交道,我说一下我这个基层的体验。企业基金会在中国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未来要大发展。我们国家慈善还面临着一个去行政化的问题,政府做的慈善基金会太多。这个基金会的总干事几天以后换成了另外一个基金会的总干事,大家换来换去,项目越来越雷同,有点像旅游纪念品,你到北方和南方卖的都一样,缺乏活力。
企业基金会的用人不是这样的套路,往往用的是老板的亲人或者战友,可能是很有能力的人进来,这种情况下会把一些社会上比较有活力的东西带到工作方法上来。
陈思劼:中国企业基金会的发展,到今年是10年的节点上,如何展望它未来的发展?
郑卫宁:未来的企业,每一个都会越来越注重社会责任,现在能看出来这个趋势。一个企业的生存不容易,要顶住各种的压力,尤其是民企。我希望中国未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基金会,企业生存不容易,做公益也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吕建中:未来的商业将会更加公益化,未来的公益将会更加专业化。从传统的非盈利到未来的共同盈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秦朔:中国的经济在未来5—10年可能会变成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国的公司世界五百强数量差不多会在3年内变成第一,中国10亿美元以上的富豪现在跟美国已经差不多,我希望中国企业的基金会能够在未来的5—10年时间里实现起码10倍速的增长,才能够匹配我们财富如此快速地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