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如果你能够在2006年的时候敢于去加杠杆配置那些在当时看来很贵的资产,如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地产、股市里最贵的股票、贵金属(黄金、白银)及古玩艺术品,一路持有到现在,哪怕中间出现大幅下跌,相信都可以获得极高的回报率。这是因为,过去这么长时间以来,中国通过大量引进外资、运用出口导向战略、大力开展土地财政,从而使得货币规模与资产规模大幅增长。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之前是商品短缺,资本短缺,到了2000年以后则是商品过剩、资本短缺;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则过渡到了商品和资本都过剩的年代,因此就有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去产能、去库存,但产能依然过剩;于是就有了输出资本的需求,海外投资规模不断增大,这些年中国海外投资规模仅次于美国,排名全球第二。
既然资本也过剩了,那么,12年前资本短缺下“买自己买不起东西”的思维方式就不管用了。因为一是钱多了,二是资产价格也高了。说白了,与10年前相比,投资难度大大增强了。12年前,我还写过另一篇文章——《寻找拐点还是追随趋势》,结论是继续看多、追随趋势,躺着也能赚钱。
如今,已经中国经济已步入到结构分化的时代,即便趋势看对了也未必赚钱。那么,步入到商品和资本双过剩的时代,究竟买什么还能赚钱呢?如果说过去是买自己买不起的东西能赚钱,那么,如今恐怕已经到了“买自己买不到的东西”阶段了吧?
如今什么东西还买不到?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在当今商业空前繁荣的时代,似乎只要有钱就能买到一切。但也有例外,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由于眼下实行外汇额度管理,换汇有额度限制,不是你想买多少外汇就可以买多少。但你如果担忧本币会大幅贬值,那不妨买黄金,不论是实物黄金还是纸黄金,不论是黄金期货还是黄金ETF,都可以起到对冲贬值风险在作用。这就是达到了所谓“买自己买不到的东西”的目的。
上周的中期策略会上,我所作的宏观报告题目为《更加开放中国:分化和集聚带来机会》,核心观点是中国经济已经步入存量主导阶段,存量博弈的结果必然带来产业、企业的分化,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背后的格局就是此消彼长
6月5日,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出席中泰证券2018年中期策略会时说,中国经济步入存量经济主导的阶段,在此背景下,应该寻找结构性机会。他提出,看好消费升级下的高端消费领域投资机会
传说中的“100元硬币”来了!很多人对其中面额100元的纯金纪念币有不少疑惑。为何含有8克纯金,面额却只有100元?100元真的能兑换到吗?要去哪里预约和兑换?
原标题:他们在“双11”没有买东西 优惠套路多,耗时又耗力;担扰物流慢、质量难保证 他们在“双11”没有买东西 “这个牌子的香皂网上超市9.9元4块,没有折扣,但加上要买的其他洗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