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游走灰色地带的智能存款:监管已开展调研但并未叫停(4)

2018-12-20 17:44:00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因此,整个支付链条可以看作银行借助第三方金融机构通道,变相给用户提前支付高额利息,但还有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在于,银行资金成本的控制。若银行给用户支取的利率为4.5%左右,那加上其他管理运营等加权成本,银行资金成本将升至6%,再根据3%的净利差分析,其对应的资产配置收益要达到9%左右。

对于民营银行而言,9%的收益高不高?上述民营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对记者分析,这需根据不同银行的资产端配置判断,比如部分银行的个人消费贷等,利率往往达10%及以上,高于资金成本。

对市场格局影响有限

话说回来,这种智能存款的火热与民营银行的兴起不无关系。自首家民营银行于2015年成立以来,目前共有17家民营银行设立。不少业内人士分析,相比其他商业银行,民营银行营业网点少、揽储渠道有限,而这种高息存款创新产品的出现,给民营银行揽存和获客带来了新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对民营银行而言,由于渠道、品牌等劣势,与大中型银行同质化的产品和服务难以吸引客户,创新更显迫切性。而近期部分民营银行推出的新型存款产品,也可以看作是利率市场化的探索与实践。

但阳面与阴面总是共生,就利率管制的角度而言,这类创新产品可谓是地处灰色地带。“有突破利率管制的嫌疑。”一位互金行业资深分析师向记者透露。

事实上,在存款利率方面,央行虽然于2015年10月放开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的要求,但行业定价自律协会仍然有上限规定。业内人士称,目前对存款利率上限的要求是大银行上浮30%,中小银行上浮40%。

前述分析师亦对记者表示,正是由于监管机构对于活期存款利率存在窗口指导,所以银行通过转让的方式将五年期定期存款活期化,这才有了现在的智能存款。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