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改革开放亲历者回忆四十年十大瞬间(2)

2018-12-19 17:00:54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此后,国际炒家攻击香港联系汇率制。香港恒指一度跌破9000点大关。接着,金融风暴席卷韩国、日本,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当时,CF40学术顾问、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陪同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王洛林到香港、泰国、马来西亚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危机产生的原因与演进细节。当时,余永定发现,在发生金融危机的经济体内,几乎没有例外,资本外逃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时他是人民币盯住美元的“不贬值政策”的坚定拥护者,在一次《联合早报》的采访中,他非常明确地说,“人民币不会有事。”不过,对于当时不得已而盯住美元的策略,余永定后来回忆说,“我当时的强烈感觉是,一旦条件允许,人民币应该尽快同美元脱钩。”

这次金融危机也让中国政府开始重视金融风险,当年底,国家宣布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开始着手重点解决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问题。

4.“芜湖模式”让开发性金融一炮打响。

改革开放亲历者回忆四十年十大瞬间

图为1998年8月,安徽省与国开行投融服务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前排左二为安徽省长回良玉,左三为国开行行长陈元。(来源:网络)

从1994年成立后,国家开发银行在中国城市化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CF40 常务理事会主席,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开发银行原董事长陈元回忆,当年他提出“开发性金融”概念时,曾经财政部、原银监会,包括时任国务院总理都坚决反对。1998年,开发银行与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10.8亿元的10年期贷款协议,将多个城市建设项目进行捆绑,以企业为贷款主体,而贷款担保和还款来源由市政府负责。这种模式后来就被称为“芜湖模式”,而“打捆贷款”的出现,在当时无异于一种思想解放,之后也在其他城市遍地开花,此后各个城市的“地方融资性平台”才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

5. 中国加入WTO ,保险业充当金融市场开放排头兵。

改革开放亲历者回忆四十年十大瞬间

1999年11月15日,中美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图为时任中国外经贸部长的石广生与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等在协议签署后举杯庆贺。(新华社)

2001年经过十多年艰难的入世谈判,中国在12月11日正式成为WTO成员。按照WTO有关协议,2003年底开始,外国非寿险公司在华设立公司取消限制,保险业全面对外开放。

CF40常务理事、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缪建民回忆,当时中国保险体系很不完善,业界对开放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但经过综合权衡,我国决定以保险业率先开放换取银行等其他金融行业更长的过渡保护期。当时“狼来了!”“生死大限”等惊呼声在中资保险界响成一片。但他说,回头看,开放催生了竞争,外资公司像是一批“鲶鱼”,搅活了中国保险业的池塘。

6. 国有银行体制改革大幕拉开,工商银行尽职调查资料达80多吨。

改革开放亲历者回忆四十年十大瞬间

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交易,图为香港联交所恭贺工行上市。(来源:网络)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