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七五〇厂由于旧体制的束缚与落后观念的羁绊未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经营跌入低谷,至1992年资不抵债,成为广州国企亏损大户,人均负债10万元,被戏称为“十万负翁”。
1992年底,在广州市政府主导下,七五〇厂易帅重整,开始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解困转制。企业推出一系列代表着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创新举措,包括资源置换、减员增效、划小核算单位、内部模拟市场机制、生活后勤社会化剥离、产品结构调整、重塑主业、奠定军工基石、三改一加强(改制、改组、改造,加强国有企业管理)等。
1993年底,企业于解困转制第一年实现扭亏,并于1994年实现盈利,1995年成立了集团公司,关停并转20多个没有竞争力的配套经营单位,同时进行体制机制创新,重塑军工主业,企业迎来了市场经济初期的曙光。
许多国有企业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改革开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市场经济的大潮令很多国有企业手足无措。在1998年前后国有企业最困难的时期,全国约三分之二国企处于亏损状态,利润总额仅为213.7亿元。
在竞争中想方设法谋发展
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决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传统的国营企业改革为公司制的国有企业。
多年研究国有企业的中国社科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程恩富不久前撰文分析,强调产权清晰不等于私有化产权才清晰,而是在政企职能相对分开的基础上,把国有产权关系从计划经济的清晰改革为市场经济的清晰,同时加强国有企业内外的科学管理,二者不可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