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探索过程中,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金融政策也在不断融合发展。巴曙松认为政策进展中政府合作机制不断完善,经济金融融合政策全面推进,“9+2”湾区城市差异化分工协同发展。
深入粤港澳大湾区,巴曙松认为大湾区经济金融呈现梯级发展态势:香港、深圳、广州是三大核心枢纽城市,东莞、佛山、澳门是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五个城市金融体量不足200亿元。11个城市产业体系完备,分工各具特色,但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均GDP差距显著,相互补充、梯级发展,是合作发展的机遇所在。
巴曙松认为,金融融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差异化升级,“9+2”的湾区城市分布也让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更趋平衡,空间上金融业正在从过去的香港单中心向港深穗多核心演化。
经过长期积累,粤港澳大湾区分属于欧美金融体系下的国际体系和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出的国内体系的境内外两个市场,发展出了香港和深圳两个金融中心。巴曙松认为,金融中心之间存在强烈的金融服务需求和广泛的合作空间,深圳和广州可以成为境内外金融体系的纽带。
对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的建议
粤港澳三地的金融机构成长在不同的土壤中,呈现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巴曙松从三个维度拆解观察三地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
首先从港澳金融机构在粤的情况来看,金融机构以港资银行为主,港资银行以服务跨境金融和中小企业为专长,港资银行成为中小企业服务领域的有益补充。
从粤澳金融机构在港的发展来看,巴曙松认为中资银行是出于上升趋势中的挑战者,无论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还是发展速度,中资银行在香港迅速发展;中资券商和中资保险是追赶者,中资资管则是市场补缺者。
被称为“世界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历经近9年的建设,终于通车运营。此前,香港到珠海、澳门需要3小时陆路车程或1小时水路客轮,今后将缩短为30分钟左右车程。这座超大跨海通道的意义不止于此
《生存之道论澳门政治制度与政治发展》作者 吴志良,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澳门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以及澳门学者同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