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进程中,金融发展毫无疑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如何推进粤港澳三地不同规则下金融的协同发展,成为当下湾区建设的关切点。
11月29日上午,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在第一财经技术与创新大会深圳站上,分享了主题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演讲,并对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的协同发展,提出了五方面的建议:发挥港资银行跨境业务经验,借助澳门葡语系优势发展金融合作,推进港澳保险业在内地拓展,支持粤港澳金融科技创新和发挥绿色金融新路径。
摄影 第一财经吴军
境内和境外双金融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的构想,常常会与纽约、旧金山、东京的湾区进行比较。巴曙松通过对比发现,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在经济体量、产业分布等方面存在共同特征,世界三大湾区服务业占比均达80%以上,粤港澳大湾区2016年的这个数据则是62.2%。
金融在全球的湾区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巴曙松认为“金融+”促进全球湾区一流城市群建设,世界级湾区与经济中心相互作用并充分发挥金融中心的作用,“金融+港口”物流集运中心的模式则强化了城市群的竞争力。
对标全球三大湾区,巴曙松总结了粤港澳金融市场发展的三个特点:一是金融基础较好,二是总部金融机构实力有待加强,三是金融机构开放水平不均衡。
从金融监管方面来看,巴曙松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呈现“三套监管体系、多个监管主体”的特色。相比美国金融监管的双层多头监管模式及日本统一和审慎监管,大湾区集合了兼具美日监管体系部分特色的优势,也正在积极探索大湾区金融监管差异性合作空间。
被称为“世界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历经近9年的建设,终于通车运营。此前,香港到珠海、澳门需要3小时陆路车程或1小时水路客轮,今后将缩短为30分钟左右车程。这座超大跨海通道的意义不止于此
《生存之道论澳门政治制度与政治发展》作者 吴志良,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澳门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以及澳门学者同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