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一直以来,围绕企业慈善与业务关系的话题讨论都在持续不断。
那么,到底企业慈善与业务是何关系?近日,平安人寿董事长兼CEO丁当在公开场合的一番解读,让人“醍醐灌顶”。丁当将现实公司中慈善与业务的关系分为两类:一是慈善与业务割裂,二是慈善与业务相融互助。
将慈善与业务割裂,捐钱捐物仅是初级慈善
纵观我国目前的企业慈善生态,可以发现,虽然近两年已不断突破,但仍以“捐赠”为主。赈灾、扶贫、教育及医疗领域,多以捐赠资金、捐赠物资形式为主。捐赠,已是中国企业在慈善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伴随着经济发展,企业成长,企业社会责任不断增强,企业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同时,也开始逐渐注重社会公益的奉献。
《2017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境内接收国内外款物捐赠共计1499.86亿元,比2016年增长7.68%。其中,慈善捐赠的主要来源是企业和个人,二者捐赠合计1312.51亿元,占到捐赠总额的87.51%。其中,来自企业的捐赠共计963.34亿元,占64.23%。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不可否认的是,企业在慈善事业上的发力,也为其带来了良好的声誉,灾难、贫困、危急时刻,近千亿的捐赠,一定程度提升了企业知名度、美誉度。然而,慈善的内涵不仅限于“给予”,简单的捐钱捐物,只是企业履行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同时,一定程度而言,仅仅把慈善与捐钱捐物划等号,是将慈善与业务割裂的表现,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或无法获取利润,相应的捐赠也将无法持续。
想要“跳槽”?这还不简单,办个离职手续就得了。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为了让公司领导把字签了,辞职员工还得先把手机中的同事微信删掉。这个周末,中国平安人寿保险的一名员工因为离职纠纷,上了热搜。
产业新城运营商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华夏幸福,600340.SH)9月18日公告,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9月13日向华夏幸福董事会提名孟森、王威作为第六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