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奇士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奇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现在上海很多面向高端人才的人才政策,希望在科创中心推进过程中,能切实提升中小企业的感受度。
在会上,方奇钟就也“规范政府项目评审,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提出了建议。比如建议修订和完善政府项目评审的相关规定,明确组织者、专家的责任意识、问责意识、诚信意识,形成风清气正的项目评审体系,惠及更多的企业享受政府政策;建议政府项目评审过程中,组织管理方、专家方、承担方责任机制,加强事中事后严格监督管理,保证政府资金用在刀刃上;建立评审通过后的资金下拨时间和验收期限规定,确保企业享受政策落地。
在对标国际方面,上海市政协常委卢慧文就“进一步落地政策,发挥体制外专业人士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作用”发表了自己看法。
卢慧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检验检测、评估、中介等第三方机构和专业人士队伍是一个城市很重要的指标,但这些人才的流动不是靠人为调配,而是根据市场化配置的。对标一些一流城市,会发现越是国际化程度高、营商环境好,科创做得好的城市,这部分人群人数越多。目前这部分人在上海还处于一个刚刚发展的阶段,要切实解决他们的现实需求,让“科创22条”里所提到的相关政策进一步落地,从而让他们在上海的科创中心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同时,卢慧文建议借力港澳优势,实现强强合作。 上海建设科创中心所需要的专业人才通过沪港澳合作平台,既有机会更多的实践国际通行规则,又能结合本地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工作,从而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