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推动“上海科创22条”落地,政协委员建议提升中小企业感受度

2018-10-25 13:34:09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自2015年上海发布“科创22条”以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一直牵动着上海各界人士的心。

10月24日,上海市政协围绕“深入破解难题瓶颈,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大政策举措落实落地”主题,召开首次监督性常委会议。上海市政协十余位常委、委员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发表了看法。

这是上海市政协常委会连续第四年围绕科创中心的建设建言献策,与往年不同,今年聚焦科创中心建设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开展民主监督。

本次常委会议由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牵头,从今年3月份开始历经7个多月开展调研、动员和报告起草等工作。主要是对照国际最高标准、兄弟省市先进经验,就上海在人才、企业、环境等政策供给方面,对照上海已出台的关于科创中心建设方面的政策措施,就政策措施的含金量、落实落地情况等方面,对照2015年以来市政协提出的关于科创中心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就已采纳意见建议的落实落地情况等方面分别深入开展调研。

上海市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肖堃涛指出,2015年以来,就科创中心的建设,上海出台了系列的政策举措,这些政策对于改善创新创业的环境、营造创新创业的氛围、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比如,财政金融政策聚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天使投资的风险补偿、金融服务的创新;创新创业环境政策聚焦支持各类研发创新机构发展,打造更多的开放便捷的众创空间,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产业的发展政策聚焦鼓励企业的科技创新,推进了转制科研院所改革。

同时,肖堃涛表示,调研也梳理出一些在政策友好性、普惠性、适用性、协同性等方面还需要完善的问题。

比如,在政策适用性方面,政策出台后注重积极开展政策的宣传解读,但缺少对政策实施情况的分析评估,部分政策重叠、重复,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够;在政策协同性方面,创新政策明确了发展方向和重点,但具体操作实施中缺少配套政策,政策互联互通不够,衔接性不强。

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奇士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奇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现在上海很多面向高端人才的人才政策,希望在科创中心推进过程中,能切实提升中小企业的感受度。

在会上,方奇钟就也“规范政府项目评审,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提出了建议。比如建议修订和完善政府项目评审的相关规定,明确组织者、专家的责任意识、问责意识、诚信意识,形成风清气正的项目评审体系,惠及更多的企业享受政府政策;建议政府项目评审过程中,组织管理方、专家方、承担方责任机制,加强事中事后严格监督管理,保证政府资金用在刀刃上;建立评审通过后的资金下拨时间和验收期限规定,确保企业享受政策落地。

在对标国际方面,上海市政协常委卢慧文就“进一步落地政策,发挥体制外专业人士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作用”发表了自己看法。

卢慧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检验检测、评估、中介等第三方机构和专业人士队伍是一个城市很重要的指标,但这些人才的流动不是靠人为调配,而是根据市场化配置的。对标一些一流城市,会发现越是国际化程度高、营商环境好,科创做得好的城市,这部分人群人数越多。目前这部分人在上海还处于一个刚刚发展的阶段,要切实解决他们的现实需求,让“科创22条”里所提到的相关政策进一步落地,从而让他们在上海的科创中心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同时,卢慧文建议借力港澳优势,实现强强合作。 上海建设科创中心所需要的专业人才通过沪港澳合作平台,既有机会更多的实践国际通行规则,又能结合本地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工作,从而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

责编:胥会云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