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今年以来,信用债违约事件频现,部分企业“借新还旧”难以为继,融资压力增大。在此背景下,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重现江湖。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9月末,国内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发行量约7828亿元,总偿还量约6968亿元,净融资量约860亿元,较8月的3253亿净融资量大幅回落。
有分析认为,信用债净融资额大幅回落的背后,反映了信用市场仍处于调整之中,兴业证券分析师徐寒飞对第一财经表示,预计四季度企业的融资缺口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叠加信用风险事件,信用利差可能再次扩大。
据上海清算所披露,9月,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相关材料。这距上次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使用已过去两年之久。业内人士称,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再现或和近期企业信用风险释放有关。
9月净融资额大幅回落
8月信用债发行回暖,在资金面保持合理充裕状态带动下,发行利率整体下行。然而,受地方债供给冲击、违约事件等因素影响,其行情出现调整,当月各期限、各等级信用债收益率多数走高。
9月,调整行情加剧,货币政策传导路径仍待打通。第一财经记者统计,截至月末,国内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包括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债、PPN等,共发行7828亿元,总偿还量约6968亿元,市场净融资约860亿元,和8月相比,净融资额大幅回落。
信用债净融资额的大降反映信用市场仍处于进一步调整之中,徐寒飞向第一财经表示,四季度企业的融资缺口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叠加信用风险事件,信用利差可能再次扩大。他还提及,企业融资成本的提高,也将对部分弱资质企业造成影响,其融资受阻后,债务违约概率可能进一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