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有些微商虚假宣传、承诺不兑现,出现消费纠纷后,直接删除好友或更换账号逃避法律责任,消费者维权困难;有些电商经营者刷销量、刷好评、删差评,严重误导消费者;有些平台出现“大数据杀熟”的情况,引发公众不满......
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电子商务法》,将对电商领域的这些乱象加以规范,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9月2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结合有关投诉情况和部分案例,对新出台的《电子商务法》进行解读。
从消费者保护角度看,新出台的《电子商务法》颇多亮点。
微商纳入管理
近年来,电子商务新形态不断产生,通过微信、网络直播等形式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情况日益增多,也带来了很多消费维权新问题。
比如,由于缺乏信用保证体系,进入门槛低,无实体店、无营业执照,出现消费纠纷后,有些微商直接删除好友或更换账号逃避法律责任,消费者维权困难。此外,虚假宣传、承诺不兑现等情况也比较突出。有些微商还趁机进行非法传销。
《电子商务法》第九条规定中,通过“其他网络服务”将这些新形态和涉及主体纳入其中,明确利用微信朋友圈、网络直播等方式从事商品、服务经营活动的也是电子商务经营者。
这意味着,通过微信、网络直播销售商品、提供服务将被纳入管理。中消协解读称,这样有利于加强对相关领域的监管,有利于更好解决此类消费纠纷。
对于电商经营者刷销量、刷好评、删差评等“炒信”、“刷单”行为,为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新出台的《电子商务法》也提出了“禁止虚构交易、编造评价,平台不得删除评价”的要求,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信息披露的一般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