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承销一单公司债赚不出差旅费?监管已出手整治低价竞争(2)

2018-09-21 09:10:11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AAA级债的费率,我最低一单做到过万分之二,那真就是个赔钱的买卖。”对于价格战,在另一大型券商投行总部任职的李明(化名)深有感触。在某场竞标中,其它券商也报出了超低价,由于发行人和项目资质都很好,其与所在券商参与意愿非常大,最终以更低价格拿了下来。而最后一核算,那单项目的最终承销费还不足10万块。

低价竞争背后,其实有着债券承销的诸多隐秘规则——在大项目上压价拼规模、打名气,在低评级项目上赚钱回本,已是业内默认的打法。

王盛称,当前投行的债券承销更多是在跑量。低价承揽评级高的债券项目,费率低至千分甚至万分之几的水平;而次评级的债券项目费率相对高一些,有的能实现1%至5%等费率水平,以此来达到整体业务收入的平衡。

李明更直言,类似部分AAA级央企的公司债,低费率已覆盖不了成本,但公司与部门需要这类项目冲规模、“撑面子”。而有些项目则是可以赚钱的,比如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公司、房地产企业、平台项目等。此外,行业属性不同的项目,费用的差别很大,目前市场也可见千万元承销费的项目。

区别对待的这种打法,甚至还有相应的绩效考核来配套。李明称,有些券商并不把承销收入和员工奖金挂钩,而是以业内排名和规模来定绩效。如果承销规模能做到业内前列,部门与个人的奖金都会非常丰厚。“所以对于承揽人员来说,低价毫无压力,能抢到就行。几十万承销费的大体量项目拿回来,考核承销收入时都可以按几百万来抵算。”

但这种低价竞争,在不断衍生着更多的业务风险。

王盛介绍,由于市场行情的变动,债券发行也越来越难;为了保证能卖得出去,行业里也出现了向投资者返费的操作,尤其在民企债发行中出现的更多。此外,债券融资定价的核心是先看评级,评级高低对定价区间至关重要,以至于很多金融机构投资者都会先从评级进行项目筛选。这种逻辑下,花钱升评级的暗箱操作也应运而生。不久前因被处罚而曝光的大公评级买卖评级一事,在业内其实已是“公开的秘密”。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