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基金经理“压力测试”
比起还能顺势修改预测的策略师,投入“真金白银”的基金经理更度日如年。尤其是对于做基本面选股、只做长仓而无对冲的基金,2018年无疑是一场“压力测试”。
先不论MSCI新兴市场指数今年跌了10%,外汇的风险就令人难以承受。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表现最差的几个新兴市场货币为——阿根廷比索(-20.1%),土耳其里拉(-17.53%%),巴西雷亚尔(-10.62%),俄罗斯卢布(-5.76%),澳元(-4.36%);表现全年最佳的墨西哥比索涨幅为9%,但该货币过去两年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恫吓下早已贬无可贬,位居第二的哥伦比亚比索涨幅也仅2.6%。
“有时根本没法做外汇对冲,例如土耳其里拉,动辄暴跌20%,这类货币波动性极大、流动性很差,对冲成本高昂,” 某位于荷兰的新兴市场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早前就预计到土耳其的状况不可持续,因此这一国家是我们避免配置的。”
上述基金经理也表示,“虽然市场艰难,但我们仍相信新兴市场企业盈利情况并没有恶化,只要贸易摩擦风险有所消散,还是有很多‘捡便宜’的机会,当前市场估值已经回到了接近2016年的水平,例如韩国的科技、金融板块等都是我们看好的。”
对于投资A股的外资基金经理而言,各类挑战也难以避免。“波动波动就习惯了。”虽看来调侃,但这似乎成了今年外资对A股的直观感受。
“一开始做A股的时候,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不被市场带着走,板块轮动飞快、受散户情绪影响大是这个市场的特征,现在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如何抵御各种噪音,因此基金经理需要找时间独立思考,否则会被带着到处乱跑,例如今年以来几乎每个月的市场情况都不同,甚至相反。”曾经供职于挪威主权基金的荷宝亚太区股票中国研究总监鲁捷对记者表示。
2018年,在贸易摩擦、美元走强、经济转弱的背景下,新兴市场迎来巨大挑战——股、债、汇齐跌的格局从一季度末持续至今,近期的土耳其危机再度浇熄了新兴市场反弹的势头。今年,新兴市场的央行可谓任务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