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2018年,在贸易摩擦、美元走强、经济转弱的背景下,新兴市场迎来巨大挑战——股、债、汇齐跌的格局从一季度末持续至今,近期的土耳其危机再度浇熄了新兴市场反弹的势头。今年,新兴市场的央行可谓任务艰巨。
就传统逻辑而言,应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措施是降息,而应对货币贬值、资本外逃则是加息。然而,今年新兴市场经济动能放缓,贸易摩擦导致资本大幅外流,加息可能是唯一的选项,但这也可能会加剧经济困局,这是各大央行面临的最大窘境,甚至还有部分央行因为政治的干扰而无法维持独立性。
土耳其央行独立性堪忧
近期最受关注的无疑是土耳其。8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授权把对土耳其征收的钢铝关税翻倍,土耳其货币里拉对美元狂泻近20%。
眼下,土耳其面临货币暴跌、外债高企、资本外流风险加剧的困局,央行出手加息似乎是稳定金融市场的必要手段,然而央行意外地没有出手,原因恐怕在于该国央行的独立性并不受自己控制,而这也恰恰是土耳其的问题所在。
尽管二季度土耳其央行加息三次(500个基点),但由于6月土耳其通胀率达到15.4%,是官方目标5%的三倍有余。市场仍认为土耳其央行应继续加息来防止通胀飙升、提升土耳其资产的吸引力,然而加息迟迟未至。
截至北京时间8月14日15:30,土耳其里拉对美元大幅反弹超5%,但市场并不认为短期内土耳其的债务、经济问题能够解决。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一直强调高利率导致了高通胀,他认为“高利率是敌人”。今年早前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计划加强对经济的掌控,更大程度地插手货币政策,央行须听命于他。
然而,这种干预也令土耳其经济问题进一步恶化。埃尔多安对高利率的厌恶使得央行无法用货币政策来应对接近16%的通胀率。多种政策利率和利率走廊使得政策变得不透明和无效,里拉继续贬值的势头也无法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