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中美经贸冲突演进的未来影响还有待观察。其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可能冲击将通过三个渠道发生作用:一是贸易和供应链渠道,两国贸易冲突将会影响中国的出口和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对外贸易活动,影响经常项目。二是资本金融渠道,两国贸易冲突包括美方的投资保护主义措施,将影响中国对外投融资和资本项目。这两个渠道都会作用于实体经济,并进一步对市场预期产生影响。
贸易冲突升级将对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冲击。国际货币资金组织(IMF)的最新报告显示,在不考虑全球价值链变化的情况下,在全球贸易战的最坏情形下(宣布范围内的中美全面关税战+全球信心冲击),美国GDP将下降0.8个百分点,亚洲国家GDP将下降0.7个百分点。若将全球价值链冲击考虑在内,贸易战的负面影响将更大。
《中国金融风险与稳定报告2018》认为,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和贸易战叠加,对中国金融市场会带来较大冲击。从股市角度看,在最近几次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和美联储加息当天,中国股市都跟随美股出现调整。未来中美贸易摩擦将长期持续,美联储加息讨论将阶段性升温,将加大中国股市波动程度。
同时,人民币汇率和资本流动也将承压。2017年初至2018年4月底,在美元大幅回调带动下,人民币汇率累计升值超过8.5%,远超市场预期。但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反复加剧、美联储加息节奏加快、中美利差缩窄、美国经济增长提速,未来一段时间美元指数可能会继续走高,人民币汇率短期贬值风险加大,资本流动也会面临流出压力。
在极端的多渠道叠加和信心短期冲击的情形下,资产价格(股市和房价)下跌、资本外流加剧,人民币贬值、外汇储备下降,信贷紧缩和宏观经济承压等冲击同时出现,这应是短期金融稳定需要避免出现的局面。
7月7日,在第八届上海新金融年会暨第五届金融科技外滩峰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作了题为《金融科技时代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的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