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第一财经:对“崇高”的追求,让人联想到中国北宋的绘画,那时的山水画也是高山堂堂,给人一种因山峰险峻巍峨而带来的压迫感。艺术史家们认为,这种绘画风格与北宋画院制度有关。画家们通过群山围绕一座主峰的构图,来表现社会秩序,主峰代表强有力的王权。在你看来,英国18世纪晚期的风景画,是否也包含着对社会秩序的折射?
安德鲁斯:不,画家们并没有这样的动机。在“如画美”兴起那个时期,赞助人制度(patronage,指宫廷、教会等对绘画的垄断)已经衰落了,之前那种直接让画家按自己喜好作画的个体赞助人,已经寥寥。并且,事实上,英国风景画真正兴起,恰恰是在“赞助人”制度消亡以后。此时,出现了一个由中产阶级买家构成的新市场。这些中产阶级并不会去干涉画作的内容,他们不会点明自己需要怎样的风景,也不会期待这些画去展现政治力量。不过你说的这种现象,在18世纪的园林中倒是有所体现。这些园子拥有神殿、雕塑,还有一些象征性的建筑,用来展现它们的政治力量。这个时期的许多园林,其设计背后都有政治性的考量。
在此之前,风景画家常受雇去画一些富豪的庄园。画家们会采用想象性的高空俯视视角,来展现这些庄园的宏伟,以及庄园修建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系统。这些道路一直延伸进乡村地区,展现了庄园主人在当地拥有的权力。但到18世纪晚期,“如画美”兴起的时候,这种雇佣方式已经很少了。18世纪90年代的英国风景画家,比如透纳、康斯太布尔等,已经不用再替赞助人传达观点,或是显摆实力了。
人对山的感觉,从恐惧变成了推崇
第一财经:透纳画过一幅很有名的画《风雪暴:汉尼拔与他的军队过阿尔卑斯山》(Snow Storm:Hannibal and his Army Crossing the Alps),描绘的是一个极其危险和壮观的场面。诸如阿尔卑斯山这样壮观的自然景象,是什么时候成为一种“风景”进入绘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