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但事实上绿景每年开发的项目较少,甚至单个项目入市遇阻或顺利便能决定整个公司年度营运数据的去向。因此绿景中国每年的销售金额和收入等经营数据起伏较大。
来自绿景中国年报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绿景中国的年销售金额分别是:31.46亿元、8.268亿元和36.2亿元。同期,公司年收入分别是12.1亿元、45.9亿元和29.68亿元。
目前,绿景中国并没有走向全国,仅在深圳、香港、珠海等少数几个城市开发项目。第一财经追问,按照绿景的节奏,平均每年能拿几个项目?
邓承英表示,“没有强行规定每年必须拿几个旧改的,我们大股东(绿景集团)有很多资源是还没有确定的。现在能公告出来的都是成熟的。上市以来,集团平均每年能获取2个旧改项目。”
目前,绿景中国土地储备大约有400万平方米,而绿景集团的土地储备约有1200万平方米。
邓承英透露,“集团在东莞的土地储备是最高的,有近500万平,绿景集团是政府招商引资的企业之一。目前深圳已很少新增土地供应,随着城市圈的发展,东莞的土地资源价值还将增加。”
NAV或能得到提升
不久前,唐寿春在一场路演活动上表示,公司面临最大的困惑是上市不久,被人们不了解,不知道。
这种不被了解的困惑除了受上市时间影响外,应当也受公司开展的业务范围、规模体量所影响。如今,白石洲项目或是打破投资者认知僵局之门。
安信国际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基于绿景中国目前400万平方米的土储,估算公司NAV 每股3.47 港元。考虑到白石洲项目和珠海东桥项目(110亿元货值)或可于1-2 年内注入,提升公司NAV 每股至9.39 港元,摊薄后再折让,目标价能达3.4港元。
刘斐凡认为NAV的估值合理。“NAV本身就是对未来项目的判断,如果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便宜,公司的EPS(每股盈余)和Book Value(账面价值)都会改变,股价也会发生相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