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深圳白石洲片区内的风和公寓拆迁在即,租客们被要求在6月5日前搬离,一个阶段的生活将作鸟兽散。
这具备蝴蝶效应,白石洲旧改规划(草案)在2017年中得到公示,目前正处于确权阶段,此后谈判补偿方案、拆迁,这条深圳最知名的、握手楼密集的城中村将消逝在城市发展的浩瀚烟海中。
作为国内最年轻的一线城市,深圳多元、开放,有着深刻的移民城市烙印,依然是“闯荡”的最佳代名词。一句口号在深圳广泛流传:来了就是深圳人。
高房价使新深圳人的生存空间受到挤迫,还好有城中村。虽难免脏乱,但生活成本低廉,能提供庇护直到深漂有能力搬出。如果说深圳是一座圆梦之城,城中村就是一个巨大的梦想孵化器。
而现实是深圳无地可用,城市化浪潮席卷城中村。如今白石洲旧改正按流程推进,拆迁不在眼前,但已不遥远。
美国城市规划大师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指出,人们生活在城市中,对城市的理解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与其它相关事物混杂在一起形成的,部分的、片断的意象,综合之后就成为对城市的意象。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对城市来说,不仅仅是简单的观察者,而且还是参与者,是城市场景的组成部分。
大型城中村拆迁后,深圳包容的城市意象该如何安放?
6月5日,深圳市发布《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比例为4:6。
但在城市保障房系统暂未能有效覆盖流动人口的情况下,因白石洲拆迁而失去廉价住所的15万租户仍面临将往何处去的问题。幸好城中村开始被鼓励综合整治改造,来提供租赁住房,不再是简单的推倒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