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大数据产业是以数据生产、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相关经济活动。当前部分中西部省份在大数据产业上实现了“弯道超车”。
河南发力大数据产业
在近期贵州举办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的同时,中部人口大省河南也正在加快打造大数据产业。
河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了《河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称《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该省大数据产业竞争力居全国第一方阵,成为全国一流的大数据产业中心。
2016年10月,河南省成为继贵州之后第二批获批建设的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随着18个大数据产业园区建设全面铺开,河南省正成为中西部地区大数据及相关领域产业的价值洼地,被业内誉为“中原数谷”。
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河南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一大优势是区位与交通优势。河南是内陆地区的交通枢纽,现在正在积极打造信息交流的枢纽。其中,河南开通的郑欧班列班次、载货量、货值等都位居全国前列,郑州与欧洲之间的航空货运也在快速增长,郑州正在发展成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
同时,郑州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跨境电商物流中心。由于交通枢纽的便利化程度提高,郑州发展成为中西部重要贸易中心。耿明斋说,货运、物流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很多大数据资源的集聚。
对标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河南提出到2020年大数据产业竞争力居全国第一方阵,其量化目标是,到2019年,河南力争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亿元、关联业态规模达到2000亿元。到2020年,大数据核心产业蓬勃发展,在各行业的深度应用全面展开,政府科学决策和社会精准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关联业态规模超过5000亿元。
在重点任务方面,未来河南将重点围绕大力发展大数据核心产业;加快推进大数据创新应用;积极发展大数据关联产业;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完善产业发展生态5个方面展开。
在大数据核心产业上,将围绕应用需求,培育发展专业化的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处理企业,壮大数据采集存储、数据加工处理、数据交易流通等大数据核心产业。
在大数据关联产业方面,将积极发展智能终端、电子核心基础部件等产业,推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创意的融合应用,推动关联产业与核心产业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加快郑州航空港智能终端产业园区建设,推动智能终端产业从单一手机制造向研发设计、新型显示面板、高端屏组件、摄像模组等产业链上游环节拓展。
近几年,通过打造临空经济产业,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实现快速发展。例如,在富士康的带动下,很多著名智能手机品牌往郑州航空区集聚,推动了郑州航空港智能手机产业园于2014年1月提前投入使用。到2015年,郑州航空港区生产的智能手机就已经突破了2亿部,占全球智能手机供货量的七分之一。
按照《行动计划》,2018年河南力争全省手机产量达到3亿部;2019年达到3.5亿部;2020年达到4亿部,成为高端品牌手机生产基地。
中西部弯道超车
近几年,中西部地区在大数据产业方面的发展颇具亮点。虽然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是,贵阳、成都等中西部城市在大数据发展领域表现也较为抢眼。
其中,成都已经制定出台了《成都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成都市推进大数据发展实施意见》《成都市促进大数据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成为继广州、沈阳之后国内第三个设立大数据管理局的城市。
贵州近几年顺应大数据产业革命大潮,重点打造以大数据、高端电子信息制造和高端特色装备制造为核心的现代产业集群和中国内陆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最终搭建上下游一体化的完整智能终端生态体系。
今年2月,中国内地的iCloud转由云上贵州运营。有专家预测,仅iCloud这一项业务,将为贵州每年带来10亿美元以上的稳定收入。 统计显示:到目前,苹果、高通、谷歌、微软、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富士康等200多个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项目落户贵州,投资总额超过了2400亿元。
广东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说,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突破了地理条件的制约,地域因素正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而原来中西部一些后发的因素,却变成了优势,比如地价、劳动力等成本都比沿海大城市低,在沿海大城市的高昂成本之下,很多人才、劳动力也会考虑性价比,留在中西部就近就业。
最新的一个例子是,今年年初,移动电竞游戏研发商、发行商英雄互娱计划在北京招聘100位程序员,可5个月过去了,只招到了7人,其中4人还辞职。但是公司搬到西安之后,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招聘了25人,而且性价比很高。比如,在西安一个技术总监的月薪为18000元,放在北京这个岗位的薪酬则是现在的3到4倍。而这个团队大部分成员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按照最新计划,英雄互娱将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合作设立实验室及游戏专业,并在自身发展基础上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游戏引擎技术研究、游戏专业建设、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部分科研资金支持。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编辑: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