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张先生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如鲠在喉:大数据不能这么欺负人。
他家老太太年纪大了,走路不方便,平时一家出去玩,她也不愿意跟着。于是张先生就打算给她买一个电动轮椅,一是防止老人跌倒;二是出去玩的时候,她也能“有信心”跟着了。没想到,张先生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电动轮椅”这个词之后,随后打开的网页都是推荐轮椅的。
张先生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还不到使用轮椅的时候。但现在一打开电脑就会看到来推荐轮椅的,心里实在不舒服:大数据很聪明是吧,那你怎么不知道早已给老太太买过了呢。
这应该是大数据带来的烦恼。所谓的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大数据技术,是指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社交网络、数字家庭、电子商务等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形态,这些应用不断产生大数据。云计算为这些海量、多样化的大数据提供存储和运算平台。通过对不同来源数据的管理、处理、分析与优化,将结果反馈到上述应用中,将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然而到了张先生那儿,大数据的作用之一,就成了搜索过“电动轮椅”,它就知道你有这个“需求“、于是在各种场合向你推荐。
这是一个“灰暗地带“,遇到这种”量身定制“的情况,你既不能说它侵犯了你的隐私权,也不能说它进行了强迫交易,只能默默承受。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以及艾瑞咨询的数据,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几乎是美国的90倍,领先全球。这个数据让人想到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美国这个技术和市场化程度都高度发达的国家,竟然落后中国这么多?是不是美国人考虑到了个人隐私的因素?
在中国,早晨买个煎饼果子都可以扫码支付。人们在感受着方便的同时,也应该想到,你买煎饼果子的频率,买煎饼果子是否加个鸡蛋,大数据都知道。
日前,某平台就发生了“年度账单事件”。国家网络安全协调局负责人指出,这一行为不符合刚刚发布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国家标准的精神,违背了其前不久签署的《个人信息保护倡议》的承诺,应严格按照网络安全法的要求,加强全面排查,进行专项整顿,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这说明,大数据背景下采集个人信息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经引起国家层面的注意,也影响到了公民个人生活。以后会在立法、执法等方面加强规范。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