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消费 > 正文

大数据杀熟: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

2018-03-12 16:57:45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线上消费为了拉新,都会给予新用户一定的消费折扣,这种明规则的模式已经为多数用户所知。而一些平台存在的新老用户“差别定价”现象引起不少用户关于大数据“杀熟”的抱怨。

最近,网友自述了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他经常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某个特定酒店的房间,长年价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偶然一次,通过前台他了解到,淡季的价格在300元上下。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后发现,果然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账号去查,还是380元。

大数据“杀熟”,说白了,就是“看人下菜”。不过,与传统“看人下菜”不同的是,相关电商平台用同样的菜,标出了不一样的价格。当这样的真相被发现,网友们才意识到,被“杀熟”的现象在这个能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的当下,可能存在。比如,选好机票后取消,再选那个机票,价格立马上涨甚至翻倍。这就好比歌曲中所唱的,“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

商家利用大数据“杀熟”的行为既伤了利益,又伤了感情。应该说,在大数据大发展、大运用的当下,商家“杀”的何止是消费者,何尝又不危及整个网络消费行业。如果长此以往,只会透支公众的信任,使整个行业的未来黯淡下去。

应该看到,大数据“杀熟”,商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数据是工具,工具本身是无罪的。但是,到了商家那里,利用大数据分析出来的结果,对不同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价格,明显违背了起码的市场公平原则。无论是旅游APP、打车APP,还是购物APP,都应该遵守起码的公平原则,童叟无欺,杜绝价格歧视。

规则的缺位也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站在线上消费平台角度而言,利益最大化是商业的必然诉求。可以说,给予新用户低价是有效的,是能够被用户接受的拉新手段。但相较于传统商业用低价把新用户变成老用户的模式,商家能够利用大数据的“强大”,制定“千人千价”机制,则从反面反映出网络消费行业在合理运用大数据从事经营活动方面的管理缺失。

面对大数据“杀熟”,理性的态度决不是“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当下是要针对出现的问题,拿出有效的办法防止大数据被不当利用。

应呼吁监管部门站出来,回应消费者的质疑并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的公平正义和井然有序;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学会“有态度地消费”;新经济行业也应增强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形象。需要注意的是,及时查处这种用大数据“杀熟”的现象,还需尽快制定约束这种现象的规则,尤其是包括大数据等技术工具的使用规则和管理条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