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述分析师表示,“今年新三板定增的平均估值对应2017年盈利为17倍,这对于创业板便宜很多,但是对于一级市场并不算便宜。现在讨论做市指数的底部还为时过早,但如果下跌过程拖得很长,整个市场会非常煎熬。”
做市商存在先天不足
与三板做市指数截然不同,新三板另一个指数三板成份指数一直稳定在1200点附近并缓慢上行。近日,三板成指更是罕见连续跳高。9月20日三板成指收于1317.45点,创下2016年初以来的新高。
三板成指比三板做市指数覆盖更广,样本股有2156只股票,多数为协议转让股票。不过,多位市场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数的背离并不能说明市场将会反转,不能说明底部已经出现。
9月20日,三板成指上涨2.38%,成份股中市值排名第一的天图投资(833979.OC)涨幅97%,市值第五的川山甲(836361.OC)涨幅41%,第六的英雄互娱(430127.OC)涨幅83%,三只都是协议转让股票,尽管涨幅较大,但是成交总金额均只有数十万甚至几万元。
协议转让是一种场外交易方式,市场不会自动撮合,买卖双方可以任意约定成交价。
华东一家证券研究所新三板研究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三板成指成分股没有出现普涨的情况,指数跳涨可能是由少数权重股异常波动导致的。他认为,三板成指波动可能会造成投资者错误判断市场形势。并且,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数大幅背离无法解释。
中泰证券研报指出,“成指的平稳隐含着缺乏交易量,体现了股权市场的特点。做市指数一路下行恰是因为流动性好的股票往往承受着投资者变现的压力。三板成指和做市指数反应了市场的不同属性,三板成指的走势并不足以用来判断做市指数后续的表现。”
为了帮助创新创业、中小企业估价,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新三板在2014年8月借鉴成熟市场经验,引入了做市交易。在过去三年里,做市商经历了从“躺着赚钱”到大面积浮亏的转换,而市场和监管都在对做市制度进行反思。
8月25日,股转公司董事长谢庚在证监会媒体会上表示,新三板的做市商存在先天不足,不是在经纪业务基础上发展出来,很多是当作自营业务。但如果是在场外格局下主动组织交易的做市商,还缺乏足够的监管法规支持,目前还在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