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丨罗氏:上海应建全球领先的生物医学中心(12)

2017-09-18 09:22:24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第三,上海可以鼓励生物医学院积极开展产学合作,确保学校教育满足行业的现实需求。上海的生物医学院可以聘请顶尖跨国公司的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同时可以鼓励他们合作参与科研项目。行业专家还可以向教职人员培训课程,同时配合企业提供的业内轮岗机会,帮助他们了解行业最新进展,介绍更多的科研合作机会。上海也可以提供资金支持教育机构与行业开展合作研究。还可以进一步利用现有的法律框架,通过提供资金奖励和设立风险共担机制鼓励研发成果的转化。

3.2.2建立健全配套支持体系,吸引创新技术人才

上海可以通过下述措施建立更为完善的配套支持体系,以汇聚全球创新人才:

构建人才地图,吸引全球早期研发人才,满足行业巨大需求

上海市政府可以制订人才地图,明确基础研究和早期研发等生物医学创新领域所需的专业人才。在基础研究领域,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人才对上述两个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早期研发领域,上海应着重吸引在新药研发、疾病生物学(特别是免疫学和肿瘤学)、转化医学、试验设计和早期临床研发等领域中具有丰富经验和突出研发能力的人才。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上述领域的优秀人才的数量非常有限,是所有领先的生物医学创新中心人才吸引计划的重中之重。例如,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是免疫学领域最前沿的概念之一。虽然我国拥有全球第二大CAR-T临床试验数量,但这一领域的早期研发和创新,如最新的‚第四代CAR-T治疗技术为少数美国顶尖研究人员所主导。因此,上海应当积极应对与全球同行的竞争,提供更多资源和激励措施,成功吸引并留住这些人才。

成立专项基金,吸引全球创新创业人才

上海应提供充足的研究经费,设立生物医学奖学金,吸引创新型人才。上海可以通过增加对大学及企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并为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提供特别奖励,从而在生物医学产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航者。生物医学研究具有研发周期长、风险高等特性,高达88%的失败率使得私人投资无法为所有研究领域提供足够的支持。因此,上海市政府可以设立公共基金,支持对社会有益的高风险生物医学项目,也可以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为此类生物医学项目设计专门的保险产品,共同承担风险。此外,上海还应采取一视同仁的标准,为国内及国际项目、机构和人才提供更多优惠政策,简化行政程序,进一步吸引全球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