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市场竞争升级
回看滴滴,外界普遍认为滴滴面临的发展危机来源于两个方面,内部压力和市场竞争。内部方面,除负面事件带来的舆论、监管压力外,贯穿滴滴发展历程的亏损依旧是“老大难”。
“滴滴六年,从未盈利。”这是程维在去年年中的一封内部信中亲口承认的事实。今年2月,滴滴传出2018年亏损109亿元的消息,程维也在当月的月度会议上宣布,滴滴将裁员15%(约2000人),对非主业“关停并转”,做好过冬的准备。
而外部竞争方面,压力主要并非来源于腾讯深度布局带来的对立冲突,而是行业中不断涌入的竞争者们。经历了与快的合并,以及收编Uber中国后的滴滴,竞争对手也变成了体量更大的阿里(高德、哈啰)、美团、携程们。各家有的通过聚焦职场顺风车、接送机等细分场景,有的上线聚合打车业务,对接整合多个用车平台资源来寻求突围。
不仅如此,不断开拓网约车业务的车企巨头们也逐渐形成了新的竞争势力。例如此前提及的“T3出行”、如祺出行外,还有吉利旗下的曹操出行,奇瑞与首汽约车合作的“GOFUN出行”,长城汽车推出的欧拉出行,宝马旗下的ReachNow即时出行平台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于斌分析称,车企“扎堆”入局网约车市场,更多是受销量下滑影响。
在此前媒体的相关报道中显示,2018年国内车市经历了2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2019年局面则变得更加严峻,众多车企面临着巨大的销售压力。他也表示,庞大的网约车市场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车企的产能、销量压力,另一方面车企也将借此探索更加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
贝恩咨询此前发布的出行报告数据显示,仅2017年,中国网约车市场的交易规模就已超世界其他各国交易总和。预计到2020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将达到720亿美元。罗兰贝格报告也指出,未来中国共享出行市场容量可能增长至3800亿每年,潜在需求所带来的关联市场容量有望达到1.8万亿。
“短期内滴滴的行业地位或许难以被撼动,但网约车市场也绝非可以‘一家通吃’。”丁道师认为,市场容量足够容纳更多的行业玩家,滴滴以外的平台同样有着发展突围的机会。
(原标题:小鹏汽车入局网约车市场) 见习记者 韩忠楠 短暂沉寂的网约车市场,又泛起了新的波澜。继上汽、吉利、广汽等车企相继入局网约车市场后,新造车势力的代表企业小鹏汽车也将上线网约车业务
眼下网约车变难也的确影响了出行,乘客希望有关方面能正视这一问题,化解矛盾。也有专家认为,一些地方的网约车合规政策与安全关系较小,比如规定网约车的车价、轴距,规定网约车司机必须具有本地户口等。
试运营一月后,上汽集团昨晚宣布正式推出“享道出行”,进军网约车业务,在上海开城,并在明年走出上海,首批进博会国宾车队也即将加入享道专车队列,服务品质再度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