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槟榔致癌性被企业“隐瞒”?槟榔行业亟待规范(6)

2019-03-25 16:25:02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或许正是因为医学界尚不能明确槟榔致癌的病理机制,那些嚼槟榔的人才会像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一样,对于外界的呼喊不管不问。

人都有一种侥幸心理,这种侥幸心理让他们坚信,如果买彩票的话,自己就是那个能中“500万”大奖的幸运儿,但如果是嚼槟榔的话,自己却肯定不会是那个得口腔癌的人。这两种心理交织在某个人身上会让他显得格外固执,也让亲人格外无奈。一旦患癌,全家人身心俱疲。

面对这种情况,蒋灿华有个心愿:“我们希望得到国家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得到更多的经费来研究这个东西。湖南人到底有多少人嚼槟榔?嚼槟榔的人里面有多少得了口腔黏膜下纤维病变?得了口腔黏膜下纤维病变的人有多少得了口腔癌?拿到这些数据非常困难,工作量很大,需要很多学科、部门参与进来。仅仅是科研人员自发性的、小样本的研究并不那么可靠。”

好在无数个“并不可靠”的结果,还是带来了一些变革。

槟榔业的一小步

很多人都知道,在中国台湾的街头巷尾,曾经也到处都是卖槟榔的店铺,甚至还衍生出“槟榔西施”文化。但也有人不知道,后来“槟榔致癌”在台湾地区成为共识,“槟榔西施”逐渐在公路边消失,台北卖槟榔的小摊贩也难觅踪影。

蒋灿华在聊天的过程中特意提到他去年在台北时的发现,“市区卖槟榔的小摊贩全部都被取缔,现在已经很难找到槟榔店,也很少有咀嚼槟榔的年轻人”。

三亚市政府也曾禁止在城区销售槟榔,但原因并不是槟榔致癌,而是乱吐槟榔汁和槟榔渣。槟榔在食用的时候通常会用刀切成三到四块,撒上贝壳粉或石灰膏,然后用树叶包裹,塞进嘴里,“一口槟榔一口灰”就是这个这意思。槟榔果的汁液进入口中后,因为化学反应而变成血样的红色,由于第一口味道过于浓烈,一般人通常选择吐掉。所以随地吐槟榔汁成了槟榔食用者的习惯,但这口红色槟榔汁落地后却极难清理。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