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昨日正式公布,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下称4+7)开展试点。
北京日报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目前企业正在跟试点地区之间进行对接,实行挂网,备货,然后进行签约,预计3月中下旬开始实施,为期一年。国家医保局已于2018年底公布了招采中选结果,25个产品中选,降价幅度在52%,最大降幅在90%多。
何为带量采购?
所谓药品“4+7”带量采购,即首先在11个城市做试点,将医保药品目录制定、医保支付价的确定和药品采购价的谈判三者合一,以国家为单位进行药品的集中采购。试点的行政区划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以及广州、深圳、沈阳、大连、西安、成都、厦门7个城市。
和以往不同的是,过去药品招标,只招标价格,而没有数量,中标企业还需要进医院做工作来促进药品使用。而带量采购则是,在招标的时候就承诺药品的销量,目的就是为了“以量换价”。
据统计,25个中标品种在治疗领域上涉及心脑血管、癌症、精神类疾病、镇痛麻醉以及哮喘腹泻等常见病。
其中包含的心脑血管类药物最多,数量为10种,其中光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就多达7种;肿瘤相关的药物共有3种;乙肝药物2种;精神疾病类药物4种。
从降价幅度上来看,心脑血管疾病类药物的让步较大,据不完全统计,该品类的平均降幅为64.57%,较整体降幅高出了12个百分点。
这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市场空间最大有关。市场规模最大的急性袭击梗死药物——氯吡格雷口服2017年的销售额达到了114.79亿元。数据显示,本次带量采购目录31个品种中,销售额超过30亿元的有8个品种,分别是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厄贝沙坦、氨氯地平、奥氮平、恩替卡韦、培美曲塞注射剂、氯吡格雷,有5个都涉及心脑血管疾病治疗。
目前,对临床使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的基本药物和非专利药品,我国实行的是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集中采购办法。魏子柠指出,带量采购是国际通行做法,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是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的常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