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05
这三个字好打脑壳哦!
产品有了,包装有了,问题也来了。
“老干妈”的产能提升后,周边的凉粉店需求饱和,陶华碧的经营压力陡增。
怎么往更远的地方卖?陶华碧还是“土办法”,用篮子装辣酱,走街串巷找商店推销。
但没人愿意接纳这个名字和包装都很怪的辣酱,陶华碧便和商家协商:放着先卖,卖出去再给钱,卖不出去就退货。这么个“便宜买卖”谁都乐意,老干妈得以顺利上架。
陶华碧回去等了不到一个礼拜,便不停接到电话:商店让她赶紧送货,甚至还有食堂催上门来。
陶华碧立刻给贵阳二玻打电话:给我来一万个瓶子,现款现货!
不到一年时间,老干妈就在贵阳站稳了脚跟。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员工一下扩展到200多人。
转成公司后,陶华碧的“头都大了”。做辣酱、跑生意她在行,但搞管理她很外行。工厂变成公司,一切都要靠制度。
财务、人事有报表要处理,各种“局”有下达的文件要贯彻,还动不动有企业会议需要她上台发言。对于没有文化的陶华碧而言,这简直是勉为其难。
大儿子李贵山知道母亲的难处,决定回来帮忙。
李贵山初期的工作主要就是帮母亲处理文件、整章建制。李贵山读,陶华碧听。听到重要处,她会忽然站起来,用手指着文件说:“这条很主要,用笔划下来,马上去办。”
根据母亲的口述,李贵山又开始起草规章制度。已经确认、需要签字的文件,陶华碧就会在右上角画一个圈圈,这是她从电视里学来的手段。
李贵山说这不行,你得签名,便在纸上写下“陶华碧”三个大字,让母亲练习。陶华碧一边看一边摇头:这三个字,很庞杂,很庞杂呀,好打脑壳哦!
练了三天,陶华碧终于能“描”出自己的名字,她高兴得请全体员工吃了顿饭。后来有人问她练字的感受,她说:比剁辣椒难、比剁辣椒难。
06
干妈式管理
陶华碧不识字,但这并不妨碍她处理好大小事宜。
她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惊人,李贵山给她准备发言稿,她听两遍就能背得差不离。她看不懂财务报表,财务人员念了之后,她很快就能算出个大概。
“一念一听”间,老干妈的各项规章制度就此建立。其员工制度非常简单,都是一些“不能偷懒”之类的句子,与其说是制度,不如说是教诲。这么一份制度,老干妈沿用至今。
陶华碧就按这套制度办事,她有自己的管理方法,方法就是当“干妈”。
有员工要出差,她得亲手煮几个鸡蛋,然后送出厂坐上车;员工要结婚,她要亲自当证婚人;员工反映吃住不容易,陶华碧一拍板:所有员工食宿全包——这个政策至今未变。
因为要当“干妈”,所以陶华碧总“管闲事”。公司有个农村来的厨师,有两个年幼的弟弟要养,他却抽烟喝酒,每月工资所剩无几。
陶华碧知道后,请厨师吃饭。酒桌上,她一边掏心掏肺,劝对方戒烟戒酒;一边立下规矩:以后除了零花钱,工资全放我这里,弟弟什么时候上学,找我要。
舆论津津乐道于陶华碧没文化却做出这么大的企业,但她对此很在意。她经常对员工说:我是老土,但你们不要学我。你们这些娃娃出去后,都给我带点文化回来。
为了其他人有文化,从公司创立伊始,陶华碧就派管理人员去一线城市考察学习。
同时,她也很信赖有文化的人。多年来,老干妈招募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现任管理团队大多是高薪聘请的职业经理人。因此,这家企业看着“土”,但管理上一点都不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