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专家:房地产真是中国经济的问题所在吗?

2018-08-29 17:26:46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美国对中国挥舞关税大棒,对美国来说,主要是自身消费者、特定领域企业利益受损和相关企业受损的问题,但对中国来说却可能牵动增长总量和分配结构的全局。短期而言,赵文的“止血、输血、造血方案”可能不失为一种符合资本市场逻辑的保增长、保总量的选择,但是,这个方案也可能低估了涉及房地产的分配矛盾(调整央地税收分配比例也很难超出转移支付的范围),低估了体制性的地方借债冲动(故减基建投资很难),低估了地方腐败对分配矛盾的激化作用。

无论如何,房地产在中国再重要,也不意味着“中美博弈:房地产市场才是终极战场”,而且,“中国的问题出在房地产”也不成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只是这次中国应对外部压力的短期战场,更重要的是看中期和长期,因为中国实现自身发展目标还有漫长而艰难的路要走,这期间将面对国内和国际环境的严峻考验。中期而言,关键是解决要素市场(土地、人力、股市、债市)的流动困境与信用困境。长期而言,政府能力(包括对地方行为和债务的约束能力)以及决定政府能力的国家制度的可持续稳定才是要害。决定中国自身发展以及应对内外部压力的,必然是中国国家制度的可持续稳定问题(详见笔者所著《持续执政的逻辑》一书)。

总之,当前中国的“房地产悖论”说的是,城市房地产因为特定的制度文化原因而形成“双重信用”的地位,在中长期措施一时无法跟上的情况下,不继续依赖房地产就无法保证总量的增长,而继续依赖房地产则可能不仅无法实现控房价的目标,还会加剧分配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本文的分析在逻辑上包含了这样的政策结论:短中长期对策三管齐下,且中长期对策也应该随短期对策同时实施。但是,本文并不愿意明确提出这种对策,因为,追求纯粹认知还是比表达愿望更重要。不管局势如何发展,中国不能寄希望于特朗普连任失败以及由此带来的变化上,中国自身的结构问题和分配问题,远比中美碰撞直接涉及的总量问题更重大。

(李乐齐、杜爱国、张定等友人参与了本文第一节部分内容的讨论,特此致谢。)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