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健身市场:“大而全”遭遇“小而美”

2018-08-15 17:21:50    工人日报  参与评论()人

当健身爱好者抱怨着“私教课上10节和50节区别不大”时,曹阳已积累了不少长期稳定的会员。“从基础到高阶,专业教练能教给学员的东西有很多。”

尽管首次体验不佳,但在对比了多家工作室和健身俱乐部后,吴一帆仍然选择了后者。在他看来,工作室虽然价格更低、项目更专一,“但场地和器械还是太局限了。”

曹阳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识的不少健身爱好者曾转投工作室,一段时间后重新又回到传统健身房,“他们所需要的全面健身,普通工作室是无法提供的。”

除不少共享健身房成为社区摆设外,近期一家名为“小熊快跑”的智能健身房先后关掉北京多家门店的消息也表明,搭上“智能”和“共享”的班车,并不意味着可以轻易成为“顺风顺水”的健身房模式。

“传统健身房的巨大体量当然有一定的优势。”赵琦毫不犹豫地承认道。据统计,目前全国有超过3.8万间健身房,“它们不可能全部被取代。”在赵琦看来,经过洗牌后,多种商业模式在健身行业并存,将成为一种常态,“如果能准确找到差异化竞争的要点,‘小而美’和‘大而全’都未尝不可。”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