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多环节存漏洞 “有机”农产品竟然农残超标

2018-07-31 09:07:53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拿到有机认证的可能没按标准生产,没拿到认证的还可能假装自己有证。一位农产品经销商说,有些生产普通蔬菜的公司并没有有机认证,但却模仿有机蔬菜的包装,外观非常相似。“有的卖场故意将普通菜跟有机菜放在一起,误导消费者。”

伪有机挤压真有机:

假冒的太多 真的卖不上价格

记者调查发现,伪有机农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普遍比真正的有机产品便宜很多,这导致一些真正从事有机产业的企业生存困难,有的被迫放弃,有的转移到海外市场,有的仍在亏损。

走进城市中的各大商超,除了普通散装蔬菜外,有的还有有机蔬菜的销售专区。与普通蔬菜大筐散装销售不同,这些蔬菜多以两个洋葱、两个辣椒之类的小包装为主,且都贴有“有机”的标签牌。

一位卖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菜肯定比一般菜要好。虽然价格比较高,但因为有品牌、有标签、绿色营养,还是受到不少市民的欢迎。

仅从外观和口感上,一般消费者很难区别普通食品和有机食品。福建漳州市民庄先生曾是一家生态农产品企业的高级会员,会定时收到企业送上门的“绿色有机”蔬菜。但2017年7月,庄先生将送到家中的大白菜自行送到第三方机构检测后被结果吓了一跳:氯氰菊酯和氟吡菌胺残留量超标,其中氟吡菌胺残留达到10.1mg/kg,超出国家标准20倍。

山东燎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蔬菜生产、销售的公司,曾有几年尝试搞有机农业,但最终没有坚持下来。公司副总经理李爱红说,“不用农药、化肥,有了虫子得人工用手捏死,人力、物力成本很高,而且蔬菜减产严重,防虫做不好的话,甚至会导致整茬菜绝收。真正的有机蔬菜价格是普通蔬菜的数倍。但市场假冒的太多,卖不上价格,赚不回成本。”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