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多环节存漏洞 “有机”农产品竟然农残超标

2018-07-31 09:07:53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记者在网上联系到一家办理有机农产品认证证书的公司。业务员称,不包含相关检测费用,办理某著名认证机构的有机认证需2万多元,其他的便宜一些。“认证比较难通过,公司会给予细致辅导。如果用化肥农药比较频繁,可以认证其他单位的。”

这名业务员提醒说,“检查的时候现场不要有农药瓶等,产品检测不出问题就可以了。拿到有机认证后,别像有些被曝光的企业那样明目张胆地用化肥农药。”

记者调查发现,产品检测环节也有漏洞。该业务员说,根据办证流程,现场审核完后,检查员会现场开具农残、重金属等检测单。缴纳检测费后,再由被检验人自行邮寄样品到北京的一家实验室检测。

业务员提醒说,“要提交符合标准的产品邮寄,一般都能顺利通过。”

业内人士表示,有机农产品的标准非常高,不仅生产过程中不能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等,而且种植地还不能临近垃圾场、化工厂等可能出现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的地方。“即使自己的基地严格按照有机标准种植,基地周边的污染物、农药挥发也有可能会随风飘过来落到农作物上,也会影响有机的品质。”

但这名业务人员说,生产基地在农村一般都可以,没有明确要求距离垃圾场、化工厂多远,达到“看不见”的最低要求就可以,其他的都可以操作。

拿到有机认证的农业企业,有的也很难做到在生产过程中完全合规。多名农产品生产商说,按照标准,只要用一次农药就不是有机产品了。但是,检验人员不可能一天24小时在大棚里蹲守,也不可能天天盯着合作社和农户。“质量主要靠生产企业和农户自律。有的有机蔬菜看起来卖得挺贵,到他们的生产基地一看,田间都是农药瓶子。”一位长期从事有机农业的企业经理说。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