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除了高额的研发成本与研发风险外,贝达药业副总裁万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缺乏充分的市场竞争也是目前国内抗癌药价格高企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国内医药市场上创新药大概只有5%,而这5%中又有90%是进口专利药,只有不到10%是我国的自主创新药。”万江介绍,一些适应症的药物缺乏充分的市场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通过国家谈判等方式,但在缺乏对应竞品做“筹码”的情况下,让一些国外抗癌药进行降价显然存在难度。
凯美纳就是一个鲜活的印证。在2011年凯美纳上市之前,国内治疗肺癌的药物主要是阿斯利康的易瑞沙与罗氏制药的特罗凯,而在凯美纳上市的国家谈判中,上述三款药物均入选谈判品种,最后除了凯美纳大幅降价外,易瑞沙也大幅降价55%,而特罗凯则在三选二选价格最优的国家谈判中出局,这也使得其失去了不少市场份额。此后,罗氏制药宣布特罗凯主动宣布降价30%。
“有了竞争才会降价,如果没有竞争机制的话,很难通过单靠国家谈判的方式进行降价。”万江认为。
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博士向记者介绍,虽然凯美纳在中位存活期上要比对照药物表现更好,但在当初上市定价时并没有把价格定得更高,而是比对照药低40%,并且在服用6个月后病人就可享受终身免费用药,在2017年申请后期免费服用凯美纳的人数达到了12828人,在2017年进入医保目录后,浙江一些地区的患者每月用药只需不到1000元。
伴随着国内的新药研发热,几年后也许能看到更多的抗癌药降价。“以后肯定是要以创新药为主,但专利到期以后我们也要鼓励仿制。”丁列明认为,我国医药工业应当“两条腿走路”,“我们要鼓励仿制但不是强行仿制,要经过一致性评价,这样到了几个上可以更便宜,要保证质量也要让老百姓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