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国产芯片“补课” 各路资本发力:能否弯道超车?

2018-07-06 09:28:29    证券时报  参与评论()人

留给创业者

  的机会有哪些?

对于我国芯片产业来说,与国外有多大距离就意味着有多大发展空间。目前制约芯片产业链发展的制造环节由于投资额巨大,小企业和创业团队都无法涉足。在施安平看来,国家应该加大力度重点支持这个环节,而且要有所分工。

“制造环节的核心设备链条上有很多零部件和很多设备,其中的某个零部件和某一台设备或许是小企业和创业者可以发力的地方。”此外,芯片的应用市场和空间很大,创业者可以在特定的芯片应用市场上发挥长处。

而在乐金鑫看来,芯片的终端市场是个更大的市场,但在终端应用要有一定的量,如果是小众产品,收益上就不划算。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终端应用的赛道基本都被大品牌占据了,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格局,给创业公司留下的空间的确不多,而且这些品牌也可以自己做芯片。

中兴事件发生后,从国家到地方再到企业,都纷纷把芯片摆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我国能否在这个节点上弯道超车?“如果我们要弯道超车的话,也不能不切实际地超车,毕竟技术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可以借鉴和引进技术来进行消化,但不能一下子跨越式发展。”施安平说。

不可否认,国家从政策和资金层面已经深刻地意识到发展芯片产业的重要性,目前除了有集成电路产业的大基金外,还有国资背景的产业基金,从地方到中央都在全面布局。但施安平也指出,这其中一定不能缺少国家的总体规划。

事实上,眼下国内芯片投资的热潮中有一部分是真的热,比如受需求拉动,存储器价格大幅上涨,芯片存储的投资非常热。但还有一些,比如人工智能这些市场太小,甚至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形。因此,在施安平看来,国家要以整体规划避免不平衡的竞争,不能出现在某个方向上扎堆而又在另一些方向上缺失。“投资量都很大,如果失衡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所以要加强布局。”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