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国产芯片“补课” 各路资本发力:能否弯道超车?

2018-07-06 09:28:29    证券时报  参与评论()人

投资热潮引发产业泡沫?

芯片产业资金汹涌,一种观点认为半导体资金多,好项目少,产业企业估值高企,行业存在泡沫。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半导体企业研发投入远远不足,更需要各级资金长期、持续投入。但无论怎么看,项目估值高、人才争夺是实实在在发生了。

“现在学计算机和学电子通信的都想来做这块,的确有很大的人才泡沫。”杨亚飞告诉记者,这种泡沫实际上是资金涌进而相关的专业人才供给不足所导致的价格泡沫。记者也从一些机构了解到,一些想进入芯片投资的机构正在不惜高价招揽投资经理,但这些投资经理实际上并不真正熟悉产业的整个生命周期。

“现在国内这方面好的人才薪资水平甚至高于国外了。”乐金鑫认为,资本追逐某个垂直行业必然会导致薪资水平水涨船高。但在他看来,促进行业的发展需要容忍泡沫,如果没有就很难把资金和眼球吸引过来。

施安平认为,无论从技术开发、人才储备还是从投资机构的人才储备来看,都需要冷静。“第一,不是所有的芯片项目都适合这个基金投资,也不是所有的人才都需要储备。芯片所涵盖的应用领域很广,一个机构不能全部覆盖。”

就芯片产业人才而言,施安平认为,整体来看,我国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储备是充足的,只是需要在实践中锻炼,但领军人才是缺乏的,目前需要从海外引进,或者鼓励留学人才回国发展。

好项目的争抢一点都不逊色于人才的争夺。“现在很多机构来找我们。”杨亚飞说。记者从一些投资机构也了解到,一些项目被投了以后,估值很快就涨起来了,而且只要有好的项目被业界知晓了,就会有一堆机构蜂拥而至,连做房地产和做实业的老板都想进入。“客观上来说,这是个好事。大家集体补课,意识到这个东西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杨亚飞认为,这能对行业起到促进作用。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