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国产芯片“补课” 各路资本发力:能否弯道超车?

2018-07-06 09:28:29    证券时报  参与评论()人

各路资本

  纷纷涉足芯片产业

“前几年我们看芯片项目时,业界很少有人问津。但今年以来,大家对芯片项目的热情明显高涨了许多,甚至有些投资人盲目地疯抢。”某国资背景投资基金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还有投资人告诉记者,自己投资的芯片项目也受到了多个投资机构的追捧,投完后不久估值就涨高了。不难发现,今年市场上最热的当属AI芯片领域, 该领域的头部企业商汤科技、寒武纪等今年以来已进行了多轮融资,而且估值都很高。

此外,包括互联网巨头、家电巨头在内的各路资本纷纷加大了对国内芯片产业的投资力度。在中兴事件发生后,阿里巴巴全资收购了一家嵌入式CPU IP的供应商——杭州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而在今年5月26日的“未来论坛X深圳峰会”上,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暗示,将来可能设计与中国芯片和操作系统相兼容的软件。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高调对外称格力将不惜投500亿元进入芯片领域,并在明年格力空调将全部用上自己的芯片;随后康佳集团也宣称,康佳集团将成立半导体科技事业部,正式进军半导体产业。

长期跟踪集成电路行业的元禾原点近期也投资了寒武纪,公司合伙人乐金鑫介绍,早在2005年时,国内就有一波集成电路投资热潮,但那个时候从产业链到技术到人才再到市场都不成熟,那一波只有小部分公司存活下来了。从整个芯片行业的发展周期来看,基本上需要两至三年才能看到产品原型,五年的时间做落地和推广,所以前前后后起码需要花上八年的时间。

总体来看,投入成本高、门槛高、周期长,是芯片行业的特点。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回应外界质疑时曾表示,中国VC不是不投芯片,而是之前投的好几个都血本无归,这使芯片投资陷入了不赚钱的怪圈。但实际上,芯片投资并不一定是赔钱的生意。“只是周期长,一旦成功就像印钞票那样,芯片的前期投入虽然很大,但毛利率是很高的。”施安平说。杨亚飞也认同这个观点,美国高通、英特尔这种公司就得以印证。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