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小家电大爆发:重营销轻研发是通病 IPO是不是终点?

2018-07-05 15:11:53    《商界》杂志  参与评论()人

基于此,月立电器瞄准了两个风口,一个是新零售,另一个是智能家居生态。

赵剑在加入月立电器之前,曾在小米生态链任过职。在他看来,小米的调性以及对产品品质的严格要求,与月立中高端的定位不谋而合。月立除了在小米有品上线了电动修足器、无线迷你夹板等产品,线下的小米之家也同步上新了部分产品。

抱大腿或许是小家电突破线下的法则之一。小米之家作为小米新零售的重要一环,在2017年覆盖了170个城市,新增235家门店,共接待6 713万人次,也给月立提供了线下的出口。

近期,月立更是与华为达成了战略合作,将全面接入华为手机的智能物联网。在品牌发展不被干涉的情况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往能看到更前沿的世界,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IPO是不是终点?

2017年12月29日,“互联网小家电第一”的小狗电器,宣布冲击创业板。无独有偶,今年5月25日,定位萌系小家电的小熊电器同样申请IPO。

有意思的是,小狗电器和小熊电器披露的公开招股说明书,都暴露了一个共同问题:研发投入低于行业正常水平,但在广告宣传上却舍得花钱。

事实上,重营销、轻研发是大部分小家电企业的通病。

回过头来看这些小家电企业的成长路径。大多小家电企业原先都处于产业金字塔的最底层,在强敌环伺的产业集群中求生存,等于是拥有最大群体,最大规模的创新驱动力。于是,一部分企业跑出来了,比如小熊电器、小狗电器。这些跑出来的小家电企业大多聚焦到市场细分品类,清洁类小家电、厨房类小家电,包括小熊电器主打的酸奶机、煮蛋器等边缘产品。

不过,在这些小家电企业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共性问题:一是产品种类多,但科技研发投入长期不足,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利用产业链、人工优势,参照、模仿市面上的流行产品;二是品牌缺乏用户号召力,进而以营销轰炸市场。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