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经频道 > 国内经济新闻 >

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强国路(6)

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强国路(6)
2019-08-16 09:38:21 光明日报

批评、交流和合作,是蒲慕明极力主张的。每逢有到所来访的国内外学者,蒲慕明都要求研究生主动报名,参加午餐会上的自由交流。神经所开设的《科学研究的交流、规范与诚信》课程,是学生毕业前的必修课。通过讲课、案例分析和分组讨论,指导学生思考在科学道路上如何创新以及健康的科研生活态度和工作方式。招聘研究组长时,首先看潜力、合作、奉献精神,使年轻的组长在神经所经过几年的磨炼后能普遍地很快成长。

在他的推动下,研究组之间的合作更密切、更深入了。“合作达到的协同效果比单独做要大得多,这样才能有竞争力,才可能及时解决重大问题。我们所里都是小实验室,但我们竞争的对象常常是国际上有基础的大实验室,要超过他们,必须要合作!不光是技术和材料的交换,还要有思路的交换,真正做到‘智力合作’,一起探索重大问题,一起去解决。”

初心不改——

“科学家不能只为个人成就奋斗,要担起社会的责任”

采访中,王燕讲起了一个细节: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在神经所的平台诞生,给两只克隆猴宝宝起名字,原本最直接的参与者——猕猴平台的刘真和孙强有“特权”每人起一个。“叫真真、强强?”蒲慕明看着他们问,两人几乎同时摇头,都说让蒲先生起名字。蒲慕明想了一会儿:“中华如何?中中、华华。”大家齐声说好!那一刻,让王燕感动无比:虽然起名字只有几分钟,却是在每个人心中埋藏许久的中华民族复兴梦。

在神经所师生眼中,蒲慕明坦诚、直率,严谨得近乎严苛,最鲜明的特点是,有着一颗热烈的赤子之心。今年71岁的他,把每一天都当作“去上学”,在办公室从不午休。问他如何保持工作的热情和活力,他的回答是:“因为每天都有许多事情等着你去做。”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