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经频道 > 国内经济新闻 >

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强国路(7)

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强国路(7)
2019-08-16 09:38:21 光明日报

1948年在江苏南京出生的蒲慕明,襁褓中随父母离开故土,在台湾眷村中长大,随后赴美国求学、工作,从小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早已在他心中深深扎根。“做对社会有益的工作”,父亲的教导他须臾不敢忘。他能脱口而出,全文背诵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他崇尚“风骨”,他说,自己最仰慕的知识分子都充满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这种情怀也潜移默化,成为他主持的神经所最深厚的文化底色。谈及当前我国科学界为何难出大师,蒲慕明认为首先应该搞清楚什么是大师。是个人学术成就高、发表高水平论文多、得过国际大奖的科学家?还是不计个人成就,能够影响一大批科学家,带领一批科研工作者去攻克重大科学问题的人?

他举气象学家竺可桢为例。以竺可桢的能力,他完全可以做出世界一流的学术成就,但他却在学术生命最旺盛的时候,奔波中国各地用最简单的仪器设备建设气象站。后来觉得办教育比建气象站重要,就到浙江大学去做校长。“像数学家华罗庚、力学家钱学森、生理学家张香桐、生化学家王应睐,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师。我们尊敬他们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个人所做出的学术成就,更是因为他们对社会无私奉献的态度和精神。他们所从事的科学事业是对社会最有用的,这才是我们心中大师的标准。”

在蒲慕明的影响和带动下,自2005年以来,神经所的师生热心参与科普工作,每年暑期下乡为农村中小学生开办科学夏令营。“到农村去,才能更深地了解自己的祖国,理解祖国人民的需求,更深地热爱自己的事业。”蒲慕明认为,未来我们要培养的科学家必须不只是为个人兴趣、个人成就而奋斗,而要能更重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忘我精神一向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重要的特征。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需要很多有社会责任心的科学家去解决。培育出一大批具有中国传统精神的科学家,这也许会成为中国科学界对世界科学的独特贡献。”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家,蒲慕明对于个人兴趣和社会需求的关系有自己的思考:“兴趣于我不是主要动力,当一件事需要我去做,我能够发挥最大功用、最大潜力时,我就会全力以赴去做。此时我关注的是个人能力和社会需求的匹配。当个人的选择与社会、国家的需求融为一体时,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

他理解自己的使命:新时代,中国科学家如何作为?科技报国、科技强国的新长征路如何走?在中科院神经所,他带领一群人,用20年的探索和坚守,蹚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道路。

未来的路,还要坚定地走下去。(记者颜维琦)

首页上一页...4567 7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